[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压电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2301.3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4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雷;晋学贵;李定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压电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压电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电子的微小型发展趋势,对于集成芯片的散热问题逐步凸显,传统的散热装置占用空间大,功耗高,无法满足小型电子产品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微型压电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体积小,耗能低,无噪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型压电散热装置,包括由气腔塑壳、振膜、垫圈、压电陶瓷换能片和阵列蜂窝散热模块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气腔塑壳表面设置有若干塑壳气孔,所述振膜中间设置有振膜气孔,并且边缘设置有若干振膜悬臂,所述压电陶瓷换能片表面设置有若干压电换能片气孔,所述阵列蜂窝散热模块表面设置有散热模块气孔,并且侧面设置有道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阵列蜂窝散热模块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定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振膜悬臂与定位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微型压电散热装置与传统散热装置相比,具有体积小,耗能低,无噪音等显著优点,适用与微小型芯片散热。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中标号说明:1、气腔塑壳,2、振膜,3、垫圈,4、压电陶瓷换能片,5、导线,6、阵列蜂窝散热模块,11、若干塑壳气孔,21、振膜气孔,22、振膜悬臂,41、压电换能片气孔,61、散热模块气孔,62、定位柱,63、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微型压电散热装置,包括由气腔塑壳1、振膜2、垫圈3、压电陶瓷换能片4和阵列蜂窝散热模块6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气腔塑壳1表面设置有若干塑壳气孔11,所述振膜2中间设置有振膜气孔21,并且边缘设置有若干振膜悬臂22,所述压电陶瓷换能片4表面设置有若干压电换能片气孔41,所述阵列蜂窝散热模块6表面设置有散热模块气孔61,并且侧面设置有道气管63。
进一步的,所述阵列蜂窝散热模块6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定位柱62。
进一步的,所述振膜悬臂22与定位柱6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电陶瓷换能片4与导线5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阵列蜂窝散热模块6与芯片紧密结合,通过导线5给予压电陶瓷换能片4方波驱动,压电陶瓷换能片4同步带动振膜2产生振动,空气通过道气管63进入阵列蜂窝散热模块6,由于压电陶瓷换能片4得振动对空气进行压缩,将振膜2、垫圈3以及压电陶瓷换能片4组合腔体内的气体挤压通过振膜气孔21排出,排出的空气通过塑壳气孔11快速散发,同时阵列蜂窝散热模块6的空气通过散热模块气孔61以及压电换能片气孔41再次进入,往复循环,达到通过空气流通进行散热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2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阶混合制冷天然气液化装置
- 下一篇: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