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氧铜上引连铸连轧收线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1604.3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桃;谢士强;唐传恩;吴忠章;龚平;赵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富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氧铜上引连铸连轧 收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氧铜上引连铸连轧收线盘装置。
背景技术
无氧铜为不含氧也不含任何脱氧剂残留物的纯铜。但实际上还是含有非常微量氧和一些杂质。按标准规定,氧无氧铜的含量不大于0.003%,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铜的纯度大于99.95%,无氧铜的加工工艺步骤复杂:生产无氧铜的阴极铜的含氧量一般在10—50ppm,在常温下氧在铜中的固溶度约2ppm,低氧铜的含氧量一般在200(175)—400(450)ppm,因此氧的进入是在铜的液态下吸入的,而上引法无氧铜杆则相反,氧在液态铜下保持相当时间后,被还原而脱去等等步骤。现有技术中在无氧铜上引连铸过程中,需要进行收线缠绕,现有的技术中的收线盘结构不合理,收线量低,劳动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线量低,劳动成本减少的无氧铜上引连铸连轧收线盘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无氧铜上引连铸连轧收线盘装置,包括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收线小车,所述收线小车上转动安装有收线盘,所述收线盘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钢管组成的内绕线筒和外绕线筒,所述内绕线筒的半径为19-21cm,所述外绕线筒的半径为59-61cm。
所述内、外绕线筒之间留有线圈缠绕空隙。
本实用新型在收线盘的下方设置了收线小车,且在小车的底部设置导轨,这样收线盘运输就更加方便,同时设置内外线筒,将待绕的线圈放置在内外线圈之间,且增大了内外线筒的直径,使得收线量增大,降低了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加附图,一种无氧铜上引连铸连轧收线盘装置,包括导轨1,所述导轨1上滑动安装有收线小车2,所述收线小车2上转动安装有收线盘3,所述收线盘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钢管组成的内绕线筒4和外绕线筒5,所述内绕线筒4的半径为19-21cm,所述外绕线筒5的半径为59-61cm,所述内、外绕线筒4、5之间留有线圈缠绕空隙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富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富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1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