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支持SAS与SATA智能切换的服务器主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0400.8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1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贡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sas sata 智能 切换 服务器 主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简单、可支持SAS与SATA智能切换的服务器主板。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刀片服务器的密度逐渐增加,而对于外围IO的需求会也与日俱增,由于刀片服务器固有的特点限制了外接扩展IO的数量,这就使得板载IO尤为重要。板载IO同样受刀片服务器的特点的限制,从而就需要对板载IO进行智能切换,来实现其多种功能的需求,提高刀片服务器的扩展IO的数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支持SAS与SATA智能切换的服务器主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可支持SAS与SATA智能切换的服务器主板,其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SAS/SATA switch、与该SAS/SATA switch相连接的CPLD、与CPLD相连接的SGPIO switch,上述SAS/SATA switch与SGPIO switch之间还设置有SATA控制器和SAS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SATA控制器用于提供SATA接口;SAS卡用于提供SAS接口,SAS/SATA Switch 模块来实现sas和sata信号的切换;SGPIO Switch模块来实现SAS和SATA SGPIO的切换,这里的switch是指交换机;CPLD 来实现SAS或者SATA SGPIO信号的解析,输出HDD LED status的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印刷电路板还通过BP接口连接有若干硬盘驱动器,其中与BP接口连接的是印刷电路板上的SAS/SATA switch和CPLD。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支持SAS与SATA智能切换的服务器主板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新颖等特点,节省了外部扩展IO,并提高了刀片配置的灵活性和易用性,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可广泛应用于高端刀片服务器节点,方便易用,有效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竞争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印刷电路板,2、SATA控制器,3、SAS/SATA switch,4、BP接口,5、硬盘驱动器,6、CPLD,7、SGPIO switch,8、SAS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支持SAS与SATA智能切换的服务器主板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该一种可支持SAS与SATA智能切换的服务器主板,其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1,所述印刷电路板1上设置有SAS/SATA switch3、与该SAS/SATA switch3相连接的CPLD6、与CPLD6相连接的SGPIO switch7,上述SAS/SATA switch3与SGPIO switch7之间还设置有SATA控制器2和SAS卡8。
所述印刷电路板1还通过BP接口4连接有若干硬盘驱动器5,其中与BP接口4连接的是印刷电路板1上的SAS/SATA switch3和CPLD6。
上述SAS/SATA switch3、CPLD6及SGPIO switch7之间通过SAS/SATA_SEL 的信号实现通信,该SAS/SATA_SEL 的信号的控制方式包括:
a)根据硬件配置,即利用SAS卡的在位信号(PNT#)来实现,即插上SAS卡8时为SAS信号选通有效,而不插SAS卡8时 在位SATA 信号选通有效。
b)根据跳帽来配置,即SAS卡8在位时,用户选用SATA,则只需拔下跳帽即可实现sata 选通,插上跳帽则实现SAS 选通。
c) 通过BMC的控制命令来实现。即用户可以在不插拔刀片的情况下控制选通信号来实现对SAS和SATA的在线切换。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0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