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式液压厚板数控冲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0077.4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5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伟;云立刚;赵浩;杨呈;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00;B21D37/04;B30B15/04;B30B1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厚板 数控 冲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数控冲床,尤其涉及一种闭式液压厚板数控冲床。
背景技术
数控冲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冲床动作并加工零件。液压厚板数控冲床,顾名思义,是专用于厚板加工的数控冲床,它主要由电脑控制系统、液压动力系统、伺服送料机构、模具库、模具选择系统、外围编程系统等组成。
现有的液压厚板数控冲床的横梁传动一般都是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和丝杠相连,横梁上只由一根直线导轨带动负载做往复运动,但是厚板数控冲床在冲压过程中的震动力相对来说较大,致使直线导轨在冲压过程中承受的负载较大,直接影响了送料的精度和直线导轨的使用寿命。此外,一般的液压厚板数控冲床都是开式压力机结构,模具直接固定在压力机前端的加工面上,对于闭式液压厚板数控冲床来说,这样的模具安装方式会降低模具的精度,近而造成工件的加工精度降低。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闭式液压厚板数控冲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闭式液压厚板数控冲床,包括横梁传动机构,所述横梁传动机构位于所述闭式液压厚板数控冲床的送料机的上方,所述横梁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横梁一侧的驱动部、安装在横梁另一侧的直线导轨及联接所述驱动部和直线导轨的传动组件。
所述驱动部为伺服电机。
所述直线导轨有两条。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带轮组及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安装在上述两条直线导轨之间,所述带轮组包括套接在上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的第一同步带轮和安装在所述滚珠丝杠的螺杆杆端的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之间套设有同步带。
所述伺服电机上安装有电机护板,所述电机护板可保护和支撑伺服电机,避免了因操作不当将伺服电机损坏。
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的内孔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之间设置有胀紧套。
闭式液压厚板数控冲床,包括模具固定结构,所述模具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闭式液压厚板数控冲床的压力机机床的床身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模具。
所述支撑板与定位板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键槽和螺栓孔,所述支撑板与定位板通过穿经上述键槽的限位键与穿经所述螺栓孔的螺栓实现两者之间的定位。
所述螺栓为高强螺栓。
所述支撑板与压力机机床的床身相焊接。
所述模具与定位板之间为螺栓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双直线导轨的使用使得横梁上的负载在做往复运动时更加的稳定,从而提高了机床的送料精度,同时还能使直线导轨的使用寿命得到加长。
2、本实用新型中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之间采用带轮组及同步带进行连接,有效地加长了横梁运送方向的行程。
3、本使用新型中采用支撑板及定位板来固定模具,有效地避免了直接使用螺栓连接模具所造成的模具精度等级下降,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横梁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
1、伺服电机 2、电机护板 3、第一同步带轮 4、同步带 5、第二同步带轮 6、直线导轨 7、滚珠丝杠 8、送料机 9、横梁 10、床身 11、支撑板 12、定位板 13、模具 14、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闭式液压厚板数控冲床,包括横梁传动机构,所述横梁传动机构位于所述闭式液压厚板数控冲床的送料机8的上方,所述横梁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横梁9一侧的伺服电机1、安装在横梁9另一侧的直线导轨6及联接所述伺服电机1和直线导轨6的传动组件,所述直线导轨6有两条,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带轮组及滚珠丝杠7,所述滚珠丝杠7安装在上述两条直线导轨之间,所述带轮组包括套接在上述伺服电机1的电机轴上的第一同步带轮3和安装在所述滚珠丝杠7的螺杆杆端的第二同步带轮5,所述第一同步带轮3和第二同步带轮5之间套设有同步带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0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