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压管防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3840.0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乔显斌;席猛;陈春和;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7/02 | 分类号: | B08B1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压管防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压管防堵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干熄炉是利用循环冷却气体(多使用氮气)将红焦炭冷却的装置,为防止过量掺入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焦炭损耗及其他危险,应保证炉体为微正负压状态,故而炉膛压力检测非常关键。实际生产中因干熄焦在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末,飘逸导致取压管堵塞,压力检测不准确或无法检测问题,而且炉膛压力作为关键参数控制着循环风机转速及装焦节奏,当发生故障时将影响整个干熄炉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熄焦炉压检测中的取压管防堵装置,通过使用循环补风系统的高压氮气,经由切断阀组,通过PLC编程控制方法,全自动定时、手动模式对压力取压管路实现在线反吹,解决因正压、固体类粉尘对取压管堵塞、需作业人员频繁疏通以及由此导致的设备停产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取压管防堵装置,包括一次取压阀和二次取压阀,其特征在于:在一次取压阀和二次取压阀之间设有第一切断阀,在一次取压阀和第一切断阀之间增设反吹扫管道,反吹扫管道上设有第二切断阀、压力表和反吹气源取压阀,反吹扫管道与高压氮气管道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防堵装置采取全自动定时反吹或手动反吹模式控制。
更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定时反吹是由操作工依据经验值设定反吹周期及反吹时间;手动反吹是由专业点检人员配合手动排污门进行全管路吹扫。
常规的压力检测一般为:取压管上依次设有一次取压阀、二次取压阀、压力变送器、排污阀。本技术方案的设计为:在一次取压阀与二次取压阀间加入一个反吹阀组,并通过程序实现阀组的自动控制,具体如下:
(1)反吹阀组由两个切断阀第一切断阀和第二切断阀及压力表组成,并安装在一次取压阀与二次取压阀间,其动作通过PLC进行控制;第一切断阀主要作用:正常情况下打开,反吹时关闭,切断取压管至变送器间通路,防止灰尘反方向流动,并避免变送器过压受力,保护变送器;第二切断阀主要作用:正常情况下关闭,反吹时打开,对取压管路进行反吹;压力表主要作用:指示反吹压力,便于点检人员确认反吹压力正常;反吹气源引自循环补风系统的高压氮气。
(2)切断阀组通过PLC控制,定时对取压管路进行防堵反吹;当系统进行反吹时PLC对压力历史数据进行引用,替代当前压力值进行短时控制,防止因短时吹扫引起的压力波动导致控制系统失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压管防堵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
(1)本专利旨在防止干熄炉取压管路堵塞,结合工艺实际情况,对取压管路进行定时反吹;
(2)通过PLC编程,使用压力替代值实现过程压力的平稳控制及干熄炉的正常生产,实现取压管路的在线反吹;
(3)通过手动阀门,并配合操作界面手动功能(手动清理时仅使用压力替代值进行控制),可实现全管路清扫。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取压管,2为一次取压阀,3为二次取压阀,4为压力变送器,5为排污阀,6为第一切断阀,7为第二切断阀,8为压力表,9为反吹气源取压阀,10为反吹扫管道,11为干熄焦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取压管防堵装置,取压管1上依次设有一次取压阀2、二次取压阀3、压力变送器4、排污阀5,其特征在于:在一次取压阀2和二次取压阀3之间设有第一切断阀6,在一次取压阀2和第一切断阀6之间增设反吹扫管道10,反吹扫管道10上设有第二切断阀7、压力表8和反吹气源取压阀9,反吹扫管道10与高压氮气管道相通。
具体的制作方法为:在一次取压阀及二次取压阀间安装反吹阀组,反吹气源引自循环补风系统的高压氮气管路,并在气源管路上安装压力指示仪表方便点检人员对反吹压力进行点检;在PLC中编写相应控制程序,分全自动定时反吹、手动反吹两种模式:全自动定制控制时,由操作工依据经验值设定反吹周期及反吹时间;手动反吹时,由专业点检或运维人员配合手动排污门进行全管路吹扫;编程使用压力替代值进行工艺过程参数控制。自本反吹系统使用以来干熄焦取压管路未出现堵塞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3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料综合处理系统
- 下一篇:高中频除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