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设备管理的网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443.1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6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通信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4/04 | 分类号: | H04W84/04;H04W84/1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6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设备 管理 网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自动化设备,一种电力设备管理的网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扩大,在供电领域上,以往通过人工记录电表度数和日常巡查的方式已经不在适应现在的社会需求。以往的人工记录和巡查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时间周期长,安全性低。但是可以顾及偏远山区的用电用户。随着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出现通过电力载波或光纤传输电房配网自动化信息。可以解决人工记录电表度数这类以往依靠大量劳动力才能完成的工作。但是电力载波通信技术施工难度大、信息误码率高、传输速率低;光纤传输受电力管槽限制,对于偏远地区或管路资源接入不丰富的电房,较难实施,而且实施成本高。而且对于偏远山区的用户,特别是零散分布的用户,无法为他们的电表专门架设有线网络。
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
1.电表度数记录依靠人工完成,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
2. 新型自动化电表房无法顾及偏远山区的用户,数据安全性和成本成正比,架设网络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的电表度数记录依靠人工完成, 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新型自动化电表房无法顾及偏远山区的用户,数据安全性和成本成正比,架设网络成本较高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目前的电表度数记录依靠人工完成,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新型自动化的电表房无法估计偏远山区的用户,数据安全性和成本成正比,架设网络成本较高等缺点,设计一种电力设备管理的网络装置,包括用户电房和电房监控服务器,还包括无线基站、通信网络运营商网关和供电局监控中心网关,所述的每个用户电房内均设置有一个与无线基站配套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无线基站与通信网络运营商网关之间联接,所述的通信网络运营商网关、供电局监控中心网关和电房监控服务器之间依次联接。用户电房通过内置的无线通讯模块与无线基站通信,将数据发送到无线基站,无线基站再通过光纤或其他有线网络经过通信网络运营商网关和供电局监控中心网关,将数据发送到电房监控服务器。免除了联接用户电房的有线网络建设。电房监控服务器还可以实时坚持不同地区的用电用户的用电情况,了解不同地区的用电高峰期的时间段,制定对应用电调度策略。
所述的无线基站与通信网络运营商网关通过光纤联接。光纤网络能更高速、更安全的将数据传输到电房监控服务器。
所述的无线基站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网络为GSM网络和/或CDMA网络和/或WiFi网络和/或3G网络和/或LTE网络。不同地区的供电局可以根据对数据量的需求和无线基站的布置范围和类型选择不同的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数据。
所述的无线基站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无线通信模块的数量。也就是说在无线基站数据瓶颈容许的情况下,无线基站可以收集其所覆盖的所有用户电房的用 电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收集用户电房的用电读数和设备运作状态,大量减少人力资源开支,方便设备运作过程中的维护和故障快速排除。同时可以在保证数据安全性和较低设备建设成本成的前提下,顾及偏远山区的用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电力设备管理的网络装置,包括用户电房1和电房监控服务器2,还包括无线基站3、通信网络运营商网关4和供电局监控中心网关5,所述的每个用户电房1内均设置有一个与无线基站3配套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6;所述的无线基站3与通信网络运营商网关4之间联接,所述的通信网络运营商网关4、供电局监控中心网关5和电房监控服务器2之间依次联接。用户电房1通过内置的无线通讯模块6与无线基站3通信,将数据发送到无线基站3,无线基站3再通过光纤经过通信网络运营商网关4和供电局监控中心网关5,将数据发送到电房监控服务器2。
所述的无线基站3与通信网络运营商网关4通过光纤联接。光纤网络能更高速、更安全的将数据传输到电房监控服务器2。
所述的无线基站3与无线通信模块6之间的无线通信网络为3G网络。所述的无线基站3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无线通信模块6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力通信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