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环流吸筒式多功能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368.1 | 申请日: | 201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8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袁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孝强 |
主分类号: | A47J27/026 | 分类号: | A47J27/026;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流 吸筒式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环流吸筒式多功能锅,属于家庭饮具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厨房用具,传统的做饭用锅吸热方式主要是通过锅底和锅的侧壁,形成单环流式吸热,这种单环流吸热方式吸热速度较慢,加热时间长,浪费燃料资源;当采用燃气灶给传统饭锅加热时,由于锅底与燃气灶火焰的接触距离太近,氧气供给不足,造成液化气或天然气不能完全被充分燃烧,而剩余溢出的未被充分燃烧的液化气、天然气或煤气,是有毒气体,不仅会造成燃料资源的浪费,溢出气体还会危害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双环流吸筒式多功能锅;该锅的锅底中部设置有吸热筒,当采用燃气灶具对该锅进行加热时,不仅可以通过锅底和锅的侧壁吸热,而且吸热筒也有吸热作用,通过设置在锅体中部的吸热筒,可给燃气灶提供较多的空气,增加氧气供给量,使气体燃烧更充分,炉火更旺;该锅将煮、蒸、涮功能于一体,可提高加热速度,节约燃料资源,提高热效率在5%左右,缩短做饭时间;由于在该锅的中部设置有隔热套,该锅还可起到防止食物粘锅、糊锅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双环流吸筒式多功能锅,它包括锅盖、锅体、吸热筒部分,其特征是:在锅体的中部设置有吸热筒,锅体上端外侧设置有锅体把手,锅体中部内侧和上部内侧分别设置有下凸棱和上凸棱,在吸热筒上对应锅体上的下凸棱处也设置有凸棱,在吸热筒上的凸棱处套装有下层箅子,下层箅子的边缘坐落在下凸棱上,在下层箅子上端,吸热筒上套装有隔热套,在隔热套上端,吸热筒上套装有上层箅子,上层箅子的边缘坐落在上凸棱上;在锅盖上设置有锅盖把手,锅盖上端中部镶嵌有钢化玻璃,钢化玻璃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锅盖通过通孔套装在吸热筒上并覆盖在锅体上端。
所述的上层箅子、隔热套、下层箅子上均设置有孔洞,隔热套上、下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卷檐,卷檐的宽度为1厘米。
所述的吸热筒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吸热筒的底部与锅体底部呈圆弧形,弧形半径为2-5厘米。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锅的锅底中部设置有吸热筒,当采用燃气灶具对该锅进行加热时,不仅可以通过锅底和锅的侧壁吸热,而且吸热筒也有吸热作用,通过设置在锅体中部的吸热筒,可给燃气灶提供较多的空气,增加氧气供给量,使气体燃烧更充分,炉火更旺;
2、该锅可提高加热速度,节约燃料资源,提高热效率在5%左右,缩短做饭时间;由于在该锅的中部设置有隔热套,该锅还可起到防止食物粘锅、糊锅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环流吸筒式多功能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环流吸筒式多功能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各个部分由下列阿拉伯数字表示:
1.锅盖、2.锅体、3.吸热筒、4.锅盖把手、5.钢化玻璃、6.通孔、7.上层箅子、8.隔热套、9.下层箅子、10.锅体把手、11.下凸棱、12.上凸棱。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环流吸筒式多功能锅,它包括锅盖1、锅体2、吸热筒3部分。
如图2所示,在锅体2的中部设置有吸热筒3,锅体2上端外侧设置有锅体把手10,锅体2中部内侧和上部内侧分别设置有下凸棱11和上凸棱12,在吸热筒3上对应锅体2上的下凸棱11处也设置有凸棱,在吸热筒3上的凸棱处套装有下层箅子9,下层箅子9的边缘坐落在下凸棱11上,在下层箅子9上端,吸热筒3上套装有隔热套8,在隔热套8上端,吸热筒3上套装有上层箅子7,上层箅子7的边缘坐落在上凸棱12上。
如图1、图2所示,在锅盖1上设置有锅盖把手4,锅盖1上端中部镶嵌有钢化玻璃5,钢化玻璃5的中部设置有通孔6,锅盖1通过通孔6套装在吸热筒3上并覆盖在锅体2上端。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上层箅子7、隔热套8、下层箅子9上均设置有孔洞,隔热套8上、下两端内侧均设置有卷檐,卷檐的宽度为1厘米;所述的吸热筒3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吸热筒3的底部与锅体2底部呈圆弧形,弧形半径为2-5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孝强,未经袁孝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警器用电池后盖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煮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