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剖堵水剂动态成胶物模评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6851.6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钱志鸿;汤元春;薛芸;姚峰;朱伟民;马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6 | 分类号: | G01N33/2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剖堵 水剂 动态 成胶物模 评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调堵剂在油藏条件下的剪切行为、封堵能力以及调堵剂动态成胶行为研究的实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后,调剖堵水技术作为控水稳油的有效措施,在国内外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现场应用表明,调堵剂在油藏中的成胶规律与室内静态测试规律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成胶时间与成胶强度上的变化。如何更好评价调堵剂在油藏条件下运移时的成胶行为一直是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
目前,室内研究调堵剂在油藏条件下动态运移成胶行为的物模评价装置,其体积大、精度较差,使用时需要保持调堵液连续注入,在岩心中剪切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与现场15-30d连续施工相差较大,因此实验结果反应的情况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差大,影响堵剂选型、性能优化和用量决策,直接影响调剖效果和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整个调剖堵水施工期间调堵液在地层条件下运移过程中成胶规律、封堵状况,正确认识整个施工期间调堵液在地层中真实状况的调剖堵水剂动态成胶物模评价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液流转向装置、液流缓冲单元、温控单元、填砂管、压力监测单元和控制终端;所述液流转向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液流出口,左右两个液流出口分别连接有液流缓冲单元,一个液流缓冲单元的出口端与填砂管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液流缓冲单元的出口端与填砂管的另一端连接;填砂管置于温控单元内,填砂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压力监测单元,所述控制终端与液流转向装置连接,用于对液流在装置中的各项参数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泵送液流通过液流转向装置产生一个在不同频率下变化方向的液流,传导到岩心中推动岩心中的调堵液来回运移,模拟调堵液在岩心中运移和剪切,通过岩心两端压力变化情况,可观察调堵剂动态运移下成胶强度的模拟。
本实用新型采用往复移动保证调堵液长时间、连续移动、剪切,通过温度调控、出口调压等措施,试验条件更接近于现场真实情况,试验结果具有指导意义。
所述压力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填砂管两端、中部的压力变化。
所述液流缓冲单元用于补充流通管路中的液体,同时起到缓冲作用,保证管汇中的液体压力平稳变化。
所述液流转向装置保证液流按一定的流速流动,同时可以改变液体流动的方向。
控制终端用于控制液体在装置中流速、流动方向等参数。
填砂管用于填充人造、天然石英砂,模拟地下油藏砂体的金属管。
温控单元用于控制填砂管内部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液流转向装置1、液流缓冲单元2和3、温控单元4、填砂管5、压力监测单元6、7和控制终端8。
液流转向装置1包括左右两个液流出口,左右两个液流出口分别连接液流缓冲单元2和3,液流缓冲单元2的出口端与填砂管5的左端连接,液流缓冲单元3的出口端与填砂管5的右端连接;填砂管5置于温控单元4内,填砂管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压力监测单元6和7,所述控制终端8与液流转向装置1连接,用于对液流在装置中的各项参数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6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