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管式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6166.3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4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三文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田利琼 |
地址: | 52382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管式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柱管式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工业的使用装置,如真空吸附夹具里使用产生的乳化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混合汽水油,需要将油水与气分离开,并当油水达到一定的收集量时排出并回收利用,很多时候是在一收集容器中进行,收集容器将油水收集后排出,气体进入机器循环或排出;当在生产线中,很多设备不同的使用装置在一起工作时,当在收集容器里油水混合液的没有及时排放,混合液通过排气口被其他使用装置吸入,造成多机使用不同油品的串位混合,混合油对产品产生氧化损失,油水串连到其它设备中,对真空机等设备构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使用装置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油水气收集的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的柱管式油水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柱管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一竖置的沉积柱管,所述柱管的中上部设置进气口,柱管的顶部设置贯穿至柱管中下部的出气管,出气管的底部入口处设置向下外展的挡片,柱管底部设置侧管,侧管的端口部设置自动定量排放阀。
较佳的,所述自动定量排放阀包括一铰接在竖向端口部上端的密封阀片,密封阀片的外侧中下部设置重力杠杆臂。
较佳的,所述重力杠杆臂为可调重心杠杆臂。
较佳的,所述可调重心杠杆臂为一横梁螺杆及设置其上的一调节螺母。
较佳的,所述密封阀片与端口部配合面设置软性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柱管式油水分离装置,柱管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一竖置的沉积柱管,所述柱管的中上部设置进气口,柱管的顶部设置贯穿至柱管中下部的出气管,出气管的底部入口处设置向下外展的挡片,柱管底部设置侧管,侧管的端口部设置自动定量排放阀口;使用装置中的混合油水气抽入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的柱管进气口,进入的油水气向下运动,经过底部入口处设置向下外展的挡片时,油水气在挡片的作用下油水跟气体自动分离,分离的气体从出气管流出,油水沉积柱管底部,储存定量后从自动定量排放阀中排出,可以循环进入回到原使用装置的储油箱里,杜绝了多机使用不同油品的串位混合,减少了混合油对产品的氧化损失,同时杜绝了油水串连到其它设备中,对其他设备构成损坏;本实用新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油水分离效果好、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柱管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一竖置的沉积柱管1,所述柱管1的中上部设置进气口2,柱管1的顶部设置贯穿至柱管1中下部的出气管3,出气管3的底部入口处设置向下外展的挡片4,柱管1底部设置侧管5,侧管5的端口部51设置自动定量排放阀6。
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结构简单的控制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定量排放阀6包括一铰接在竖向端口部51上端的密封阀片7,密封阀片7的外侧中下部设置重力杠杆臂8,聚集的液体的重力与重力杠杆臂8的重力形成一对反作用在铰接位71的转动力矩,作用关系为:密封阀片7自身重力方向与铰接位同一直线,可以近似的认为对转动不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重力杠杆臂8对铰接位71的作用力矩(M1=G1*L1,如图1所示:其中G1为重力杠杆臂8的近似重心位置的重力,L1为等效重力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大于聚集的液体的重力对铰接位71的作用力矩(M2=F2*L2,如图1所示:其中F2为聚集的液体的重力等效作用力,L2为等效作用力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密封阀片7贴设在端口部51密封侧管5的端口部51;当聚集的液体的到达一定重量时,重力杠杆臂8对铰接位71的作用力矩小于聚集的液体的重力对铰接位71的作用力矩,密封阀片7沿铰接位向重力杠杆臂8转动,使密封阀片7离开侧管5的端口部51,聚集的液体流出。
一般情况下聚集的液体的作用力近似作用在密封阀片7中部,重力杠杆臂8重心重力与设计有关,为了适应不同的重量聚集的液体的排放需求,重力杠杆臂8为可调重心杠杆臂,作为较佳实施例,可调重心杠杆臂为一横梁螺杆81及设置其上的一调节螺母82,通过调节调节螺母82调节在横梁螺杆81上的位置,实现重力杠杆臂8重心调整,达到调节作用在铰接位的不同作用力矩的要求,从而实现对不同适应不同的重量聚集的液体的排放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三文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三文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6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