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4715.3 | 申请日: | 201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刚;林辉;顾国伟;范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8 | 分类号: | H02H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接地 电阻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急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的变压器中性点电阻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与电力系统安全和运行可靠性、经济性密切相关,是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接地方式的选择既要考虑当时配电网的结构和设备,还受接地设备技术水平的制约。
目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其中: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能减小接地电流,减低“弧光过压”故障发生的概率,但缺点是接地时间过长,系统工频过压长期存在,难以隔离故障线路;小电阻接地方式通过产生大电流信号,能准确跳开故障线路,但其对瞬时性接地故障和永久性接地故障一律实行跳闸,跳闸率高,降低了系统供电可靠性。
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能自动消除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具有减少跳闸次数、降低接地故障电流的优点,但由于不能切除非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整个配电系统须承受较长时间(2小时)的工频过电压(线电压),因此对设备的绝缘水平要求高,这对配电系统设备(尤其对于某些进口设备,如电缆)是不利的;同时单相接地故障的长时间存在也不利于设备及人身安全。
而且传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里面的故障选线,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多年来配网实际选线准确率较低,利用人工拉路的方法去寻找排除接地故障,耗时耗力,效率低甚至还忙中出错,影响设备和人身安全。
小电阻接地方式可避免配电系统出现长时间工频过电压的问题,对设备绝缘要求相对较低,不足之处在于系统中任何单相接地故障都跳闸,尤其是对于架空与电缆混合线路跳闸率过高,降低了供电可靠性。
因此,这两种接地方式都各有利弊,只能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尤其随着配电网的容量越来越大、对配电网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身和设备安全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更为完善的接地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型接地电阻成套装置,其融合了小电阻接地技术和消弧线圈接地技术的优点,既能有效补偿瞬时性接地故障、大大降低线路跳闸率,又能迅速隔离永久性接地故障,从而达到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型接地电阻成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接地电阻成套装置包括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小电阻、高压接触器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就地控制柜和控制屏;所述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经过高压接触器和小电阻接地;所述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还经过消弧线圈的一次侧线圈接地;所述消弧线圈的二次侧线圈与就地控制柜连接;所述的就地控制柜与控制屏连接。
具体的,其所述的接地变压器高压侧线圈的中性点经过高压接触器和小电阻接地。
其所述的接地变压器线圈采用Z形接线。
其所述的消弧线圈为可控电抗器。
其所述的小电阻为大功率不锈钢合金电阻。
其所述的高压接触器由两个高压接触器并联构成。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采用中性点联合接地的模式,实现消弧线圈与小电阻的联合使用,并且可实现自动切换,通过对接地持续时长进行判断,区分瞬间接地和永久性接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中,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智能型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所述的接地电阻成套装置包括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小电阻、高压接触器和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就地控制柜和控制屏;所述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经过高压接触器和小电阻接地;所述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还经过消弧线圈的一次侧线圈接地;所述消弧线圈的二次侧线圈与就地控制柜连接;所述的就地控制柜与控制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地变压器高压侧线圈的中性点经过高压接触器和小电阻接地。
对于10kV配电网,因变压器绕组为Δ接法,需要用接地变压器制造中性点。为降低零序阻抗,接地变压器一般采用Z形接线,并根据需要可带适当的二次容量以代替站用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4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