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光效的LED筒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121.0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8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善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善国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1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曾忠群 |
地址: | 52847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光效 led 筒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光效的LED筒灯。
背景技术
目前,大功率的LED光源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室内及室外场所,以嵌装在天花板内使光线照射下来的LED筒灯、LED格栅灯等照明灯具尤为突出。目前市场的LED筒灯一般由灯体外壳、装置于灯体外壳内的铝制铝反光杯、装置于铝反光杯底部的LED发光模组及位于铝反光杯外部的透光面罩等组成,其中透光面罩大多采用平面的乳白色灯罩,由于担心亮灯后在平面亚克力上产生高点光斑,LED发光模组和乳白色灯罩的距离一般超过3CM,这样使得部分灯珠和灯罩的距离很远,不利于光穿透。同时平面亚克力会使LED发出的部分光线更容易反射回灯体内型腔,使得该灯型的灯具一般光输出效率小于60%,并且光线折射出来后损耗在空间的也多,所以工作面照度低,如图3所示。另一种结构是如专利号为ZL201120042842.5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筒灯一样,采用在铝反光杯的内部中心设有与LED发光模组匹配的炮弹型圆形透光罩,并在圆形透光罩的内壁做了磨砂处理,以提高光线的漫射率,如图4所示,但是其同样的存在光输出效率小于58%,光线损耗多,工作面照度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正面观看灯罩发光均匀,无光斑和暗区,且光输出效率超过90%,工作面照度高、低能耗的真正节能的高光效LED筒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光效LED筒灯,包括灯体外壳、位于所述灯体外壳内的铝反光杯及装置于所述铝反光杯底部的LED发光模组,其特点是所述铝反光杯的内底部设有盖罩于所述LED发光模组上的乳白色碟状透光罩。
其中上述碟状透光罩包括内凹形罩体及一体成型于该罩体上端口处的定位环边,该碟状透光罩通过其定位环边与上述LED发光模组周边的铝反光杯底部位置的连接而可靠盖罩于LED发光模组上。并且其优选方案是上述内凹形罩体的底板与其侧壁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连接。上述内凹形罩体的底板的直径要稍大于或等于上述发光模组的直径。
为使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保证LED发光模组和透光罩底面之间的最佳发光距离,光线穿透率高,另一方面又可保证光线进入乳白色透光罩略偏高垂直进入的角度,以最大限度降低反射回透光罩内腔的光线,上述LED发光模组中的发光体与上述透光罩的底板之间的高度为25-30mm。
为进一步的提高本实用新型所发出光线的漫反射效果,以使光线更加柔和均匀,上述铝反光杯的内反光面为带若干依序排列的鳞片形反光结构的弧形镜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铝反光杯的内底部再设一盖罩于所述LED发光模组上的乳白色碟状透光罩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在照明的过程中,因LED发光模组前方发出的主要光线直接通过透过乳白色碟状透光罩的底板处,形成发光均匀又没有亮点、光斑和暗区的主要照射光束投射到灯具要照射的工作面;而其侧边发出的次要光线则是先通过乳白色碟状透光罩侧壁的均光和折射后,再经过高反射率的铝反光杯反射输出,也投射到灯具要照射的工作面,所以不仅正面观看灯罩发光均匀,无光斑和暗区,且光的有效输出效率能超过90%,工作面照度高,真正做到了低能耗,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LED筒灯光线损耗多,工作面照度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具有明显的高输出、低能耗特点,是一款真正节能高效的LED照明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商场、办公等场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原理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1的发光原理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2的发光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善国,未经黄善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底隧道变形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