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流道隔热喷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2140.1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7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贝斯特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马腾飞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流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流道隔热喷咀。
背景技术
热流道模具为目前常用的塑胶材料注塑成型模具,相对于冷流道结构的模具,具有节约原料、缩短制件成型周期、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消除后续工序、有助于生产自动化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的喷咀在成型产品时,由于喷咀自身结构的缺陷,喷咀的咀芯由于熔融塑胶导入的热量和自身从发热本体吸收的热量温度过于偏高,咀芯与产品的模仁发生热交换现象,使模仁自身的热量过高,造成产品因温度过高产生结晶发白的现象,这样的结构限定了喷咀只能用于成型非结晶性和普通工程塑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流道隔热喷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咀芯上设置隔热套和隔热圈,防止咀芯自身热量的散发,避免咀芯与产品的模仁直接接触从而产生热传递效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流道隔热喷咀,包括热咀体和咀芯,所述热咀体开设有第一容腔,所述咀芯设置在第一容腔内,所述咀芯开设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设置有阀针,所述咀芯套接有隔热套,所述咀芯的咀尖套接有隔热圈,所述隔热套位于隔热圈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咀芯的咀尖与隔热圈均开设有供阀针穿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咀芯与隔热套之间设置有隔热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阀针的一端连接有气缸,所述阀针与气缸活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熔融塑胶通过咀芯时,咀芯温度会过高,隔热套的作用是防止咀芯自身热量的散发,当阀针开启出胶口时,隔热圈防止熔融塑胶溢入咀芯的周围,使咀芯与产品的模仁之间产生间隔,避免咀芯与产品的模仁直接接触,从而使咀芯1与产品的模仁之间产生热传递效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咀芯上设置隔热套和隔热圈,防止咀芯自身热量的散发,避免咀芯与产品的模仁直接接触从而产生热传递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咀芯 11—咀尖 2—阀针 3—隔热套 4—隔热圈
5—隔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热流道隔热喷咀,包括热咀体和咀芯1,所述热咀体开设有第一容腔,所述咀芯1设置在第一容腔内,所述咀芯1开设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设置有阀针2,所述咀芯1套接有隔热套3,所述咀芯1的咀尖11套接有隔热圈4,所述隔热套3位于隔热圈4的上方。
本实施例当熔融塑胶通过咀芯1时,咀芯1温度会过高,隔热套3的作用是防止咀芯1自身热量的散发,当阀针2开启出胶口时,隔热圈4防止熔融塑胶溢入咀芯1的周围,使咀芯1与产品的模仁之间产生间隔,隔热圈4本身采用导热差的高温树脂材料制成,避免咀芯1与产品的模仁直接接触,从而使咀芯1与产品的模仁之间产生热传递效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咀芯1上设置隔热套3和隔热圈4,防止咀芯1自身热量的散发,避免咀芯1与产品的模仁直接接触从而产生热传递效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咀芯1的咀尖11与隔热圈4均开设有供阀针2穿过的通孔,咀芯1内设置的阀针2用于打开或关闭出胶口,当出胶口打开时,熔融塑胶通过咀尖11和隔热圈4上设置的通孔流入产品的模仁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咀芯1与隔热套3之间设置有隔热空间5,提升咀芯1和隔热套3隔热功效。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针2的一端连接有气缸,所述阀针2与气缸驱动连接,气缸用于驱动阀针2上下运动,阀针2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活塞杆做收缩动作时,阀针2向上运动,喷咀的出胶口开启;活塞杆做伸出动作时,阀针2向下运动,喷咀的出胶口关闭。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贝斯特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贝斯特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2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音多频带外收号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生物源防虫乳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