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钛管内壁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569.9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6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刚;吕伟青;章建国;凌志雄;唐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中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0 | 分类号: | B24B5/40;B24B41/00;B24B45/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壁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抛光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管内壁抛光机,适用于对小口径钛管内壁的抛光。
背景技术
由于钛金属材料具有公知的韧性好、比重小、耐磨损、耐腐蚀和耐高温等优异的特性而被誉为太空金属,并且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如电子、电器、军工、发电、航空、航天和航海等。
在钛管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轧制工序和热处理(真空退火)工序,由于在轧制后,钛管的内壁不可避免地留下有碍内壁光洁平整的微小瑕疵如毛刺等,又由于在热处理后,钛管的内壁往往通体附着有一层垃圾(业界称污垢),因此需将瑕疵和垃圾清除,以提高品质及成材率。
已有技术普遍由工人以手工作业的方式对轧制工序留下的瑕疵或称微小缺陷借助于电磨进行处理,但是只能对钛管的两端奏效,而无法对整支钛金属管的内壁处理(清理)。对于热处理后的钛金属管内壁上的垃圾即污垢的清洁通常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
上述对钛管内壁的瑕疵和垃圾实施清除的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作业效率低并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二是清理效果差,难于保障清理质量,因为手工清理往往随工人的经验、情绪和/或责任感等差异的不同而变化;三是由于采用高压水枪对热处理后的钛金属管内壁冲洗,因此一方面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另一方面因污水流淌而影响作业场所的环境,再一方面污水外排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文献检索,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的钛金属管生产线上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惊人地表现出了预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提高对内壁的抛光清杂效率并且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利于保障清理质量和有益于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并且有善于避免损及环境的钛管内壁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钛管内壁抛光机,包括第一机架,在该第一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上部固定有一第一导轨,而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上部固定有一第二导轨,在该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一信号采集器,而在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信号采集器,并且在第二导轨朝向第一导轨的一侧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齿条;一砂轮轴移动机构,该砂轮轴移动机构同时与所述的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移动配合,并且与所述的第一信号采集器以及第二信号采集器相配合;一用于驱使所述砂轮轴移动机构同时在所述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上往复移动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设置在砂轮轴移动机构上,并且与所述的齿条相啮合;一砂轮轴支承机构,该砂轮轴支承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右端的上部,并且与所述的砂轮轴移动机构相对应;一第二机架,该第二机架对应于所述第一机架的所述右端,在该第二机架的上部设置有一自第二机架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一调整板和一固定板,其中:调整板位于第二机架的所述上部的边缘部位,并且在调整板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设置有一组摩擦轮轴座,而在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设置有数量与摩擦轮轴座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的一组托轮架,在各托轮架上枢轴设置有一托轮;一摩擦轮轴,该摩擦轮轴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组摩擦轮轴座上,并且在该摩擦轮轴上固定有数量与所述托轮相等以及位置相对应的摩擦轮;一用于驱使所述摩擦轮轴运动的摩擦轮轴驱动机构 ,该摩擦轮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并且与摩擦轮轴传动连接;一对调整板调整机构,该一对调整板调整机构中的其中一个调整板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并且与调整板的一端连接,而一对调整板调整机构中的另一个调整板调整机构设置在固定板的另一端并且与调整板的另一端连接,其中:在所述的第二机架上设置有一组数量与所述摩擦轮相等的并且与摩擦轮相配合的压管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砂轮轴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座、第一电机和夹爪盘,在移动座的一侧枢轴设置有一对第一滚轮,该一对第一滚轮与所述的第一导轨滚动配合,在移动座的另一侧枢轴设置有一对第二滚轮,该一对第二滚轮与所述的第二导轨滚动配合,并且在移动座朝向所述齿条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动力机构固定座,该动力机构固定座与所述的第一信号采集器以及第二信号采集器相对应,第一电机固定在移动座朝向上的一侧,夹爪盘固定在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并且与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右端的所述砂轮轴支承机构相对应,所述的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中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中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发泡设备
- 下一篇:铰链组合机销轴运行推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