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缆隧道施工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115.1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龙;何真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隧道 施工 远程 监控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化监控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隧道施工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对电力隧道的安全运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对电力隧道给与全生命周期的关注:从工程规划、勘查、设计到施工、监测,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都需要大量数据支持。数字化电力隧道可以从工程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必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使得在必要时实时调出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做出正确客观的决策。
城市电力隧道有别于一般隧道工程的是,其通常在人口稠密、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建设。不仅要考虑建设区域的工程地质情况,还要考虑隧道所经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城市地表人口密集程度、建筑物分布、地下管线和地下已有构筑物等。在人类愈来愈关注安全与环保的情况下,工程的施工所带来的沿线的环境地质问题,比如地表沉降等,已经引起大家的相当重视。需要对隧道施工过程采取数字化远程监控,及时掌握隧道周围地表变形等信息。城市电力隧道,工程项目大、投资多,施工工期长,涉及到大量的施工及监测等数据,这些数据信息量相当庞大甚至是海量的,将这些海量数据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从而避免繁琐的档案数据管理之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反馈及时准确、实现信息化施工的电力电缆隧道施工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力电缆隧道施工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包括客户机、Web服务器、施工数据监测设备和监测数据库服务器,所述的客户机通过Web服务器与施工数据监测设备连接,所述的监测数据库服务器与施工数据监测设备连接。
所述的客户机设有多个。
所述的施工数据监测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施工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和预测与报警处理器。
所述的监测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有数据库备份服务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直接服务于现场信息化施工,提供数据处理功能,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效果,客户机可通过Web服务器访问施工数据监测设备,反馈及时准确,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与高效,实现信息化施工,同时监测数据库服务器中保存的监测数据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分析数据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电缆隧道施工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包括客户机1、Web服务器2、施工数据监测设备3和监测数据库服务器4,所述的客户机1通过Web服务器2与施工数据监测设备3连接,所述的监测数据库服务器4与施工数据监测设备3连接。所述的客户机1设有多个。客户机1通过Web服务器2远程访问施工数据监测设备3,对监测数据进行操作和管理,实现现场信息化施工。
所述的施工数据监测设备3包括依次连接的施工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和预测与报警处理器。施工数据采集器可进行施工数据的录入、删除、查询等操作,数据处理器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输出监测报告,预测与报警处理器可根据数据进行施工预测、输出变化曲线或发出报警。所述的监测数据库服务器4连接有数据库备份服务器,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