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电解精密磨削自动机导电磨削头气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7983.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9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衣雪涛;单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佳德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F16J15/4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电解 精密 磨削 自动机 导电 密封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工位电解精密磨削自动机导电磨削头气密封装置,属于对剃须刀网的内、外表面进行全自动磨削加工时,防止电解液进入到磨削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剃须刀网的主要加工方法有管子砂套磨,数控机床加工及电火花加工。管子砂套磨是由砂纸卷成管状,在磨削过程中表面粗糙度受金刚砂颗粒粗细影响,采用多次磨削加工,需要大量人工手工磨削,而且造成砂轮磨损程度大,使得剃须刀网磨削存在效率低,磨削精度低,成品率低,成本高等缺点。数控机床加工,表面粗糙度低,需增加处理,成本高。电火花加工成本大,加工进度慢,电极损耗大。这些加工方法都存在需要大量人工,难度大,低效率,高成本的缺点,使得剃须刀网的加工成本高,生产周期长。
电解磨削是电解作用与机械磨削相结合的一种特种加工,又称电化学磨削。加工件作为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导电磨轮作为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电解磨削适合于磨削各种高强度、高硬度、热敏性、脆性等难磨削的金属材料,利用电解磨削对剃须刀网进行加工,可以极大的削减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降低加工件的制造成本。
磨削时,电解液会溅出、雾化,进入到导电磨削头内部,时间久会腐蚀内部零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对剃须刀网加工精度低、效率低、成本高的困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电解精密磨削自动机导电磨削头气密封装置,该自动机节省人工、降低加工件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电解精密磨削自动机导电磨削头气密封装置,它包括气密封入口环形气密封出口和密封枪座,还包括设置在密封枪座下方的砂轮和上方的电主轴,所述电主轴起到支撑导密封枪座和砂轮的作用。所述气密封入口和环形气密封出口安装在密封枪座内部,砂轮安装在密封枪座的下方,磨削时,砂轮到达加工件表面进行磨削,所述环形气密封出口采用螺纹形状,螺纹方向与砂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磨削时,电解液会溅出、雾化,进入到密封枪座和电主轴内部,时间久会腐蚀内部零件。气体从气密封入口进入,从环形气密封出口喷出,将溅出的电解液吹离密封枪座和电主轴,避免其进入到电主轴内部,达到密封的效果。
所述密封枪座安装在电主轴下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多工位电解精密磨削自动机导电磨削头气密封装置,电主轴起到支撑导密封枪座和砂轮的作用,气密封入口和环形气密封出口安装在密封枪座内部,砂轮安装在密封枪座的下方。气体从气密封入口输入,从环形气密封出口喷出,将溅出的电解液吹离密封枪座和电主轴,避免其进入到电主轴内部对内部零件造成腐蚀伤害,对密封枪座和电主轴进行密封,降低了部件的损耗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多工位电解精密磨削自动机导电磨削头气密封装置正视图。
图2是一种多工位电解精密磨削自动机导电磨削头气密封装置导电磨削头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一种多工位电解精密磨削自动机导电磨削头气密封装置导电磨削头的剖视图。
图中:1.气密封入口,2.环形气密封出口,3.砂轮,4.密封枪座,5.电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多工位电解精密磨削自动机导电磨削头气密封装置,包括气密封入口1,环形气密封出口2和密封枪座4,还包括设置在密封枪座4下方的砂轮3和上方的电主轴5,所述电主轴5起到支撑导密封枪座4和砂轮3的作用。所述气密封入口1和环形气密封出口2安装在密封枪座4内部,砂轮3安装在密封枪座4的下方,磨削时,砂轮3到达加工件表面进行磨削,所述环形气密封出口2采用螺纹形状,螺纹方向与砂轮3的旋转方向相反,磨削时,电解液会溅出、雾化,进入到密封枪座4和电主轴5内部,时间久会腐蚀内部零件。气体从气密封入口1进入,从环形气密封出口2喷出,将溅出的电解液吹离密封枪座4和电主轴5,避免其进入到电主轴5内部,达到密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佳德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佳德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7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