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路路边防尘雨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7345.0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再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路 路边 防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领域,特别是减少杂物和泥沙进入排水管道,减少管道堵塞方面的技术。
背景技术
城市的雨水盖和排水管道是直接连通的,按照水往低处流的原理,雨盖在上,雨盖下就是排水管道,为加快排水,雨盖的缝隙大多数为矩形排水孔,比较长、比较宽,大多数的长度在20cm、宽度在2.5cm,导致树叶、树枝、小石头、泥沙等大量的杂物进入排水管道,在随后的雨水冲刷下向前推进,导致排水管道的有效管径变小,甚至堵塞,下雨时,容易导致城市内涝。
由于杂物在雨盖下堆积,并在管道中向前推进了一段距离,在中国的雨水管道的管径都比较小,无法容纳工人在管道内部施工操作,因而清理也非常不方便,能够清理的深度非常有限,所以不可能彻底。
发明内容
为避免排水管道的堵塞,本发明设计一种马路路边防尘雨盖。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路路边防尘雨盖,由排水区、排水管、沉沙区组成,其特征是:雨盖位于马路路边,排水区比马路低,排水区有排水管,排水管有排水孔,排水管的顶端与马路平齐;排水区远离马路的一侧有沉沙区,沉沙区比排水区低,沉沙区底部有渗水孔。
排水区有圆环形的凹槽,凹槽与排水管管口的形状匹配,排水管利用自身的重量固定于凹槽中。
排水管为水泥管,壁厚3-5cm,排水管外径20-30cm,排水管高30-50cm。
排水管最下端第一圈排水孔孔口最低处距离排水区地面1-2cm。
从排水管外向排水管内方向,排水孔向上倾斜,优选倾斜30-60度。
排水孔直径1cm,排水孔中心之间间隔2-3cm。
沉沙区比排水区低20-3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排水区比马路低,利于雨水向排水区聚集;沉沙区比排水区低,而且排水孔距离地面还有1-2cm,因此雨水先将排水区地面的杂物冲刷到沉沙区进行沉降,而且沉沙区位于水流的相反方向,沉沙区的水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有利于沉沙和避免沉沙区泥沙被水流搅动;沉沙区底部有渗水孔有利于积水渗透地下,避免积水滋生蚊子以及细菌;圆环形的凹槽,利用重力固定排水管,有利于排水管的维护;排水孔向上倾斜,优选倾斜30-60度,有利于减少泥沙和避免漂浮物进入排水管道;排水孔直径1cm,避免较大杂物进入排水管道,小的杂物会在雨水的冲刷下排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马路路边防尘雨盖示意图。
图2是一种马路路边防尘雨盖纵剖面。
其中,1、马路,2、排水区,3、排水管,4、排水孔,5、沉沙区,6、渗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雨盖处于马路1路边,排水区2比马路低,利于水向排水区流动,排水区有排水管3,排水管有排水孔4,排水管为水泥管,壁厚3-5cm,排水管外径20-30cm,排水管高30-50cm,第一圈排水孔4孔口最低处距离排水区地面1-2cm,从排水管外向排水管内方向,排水孔向上倾斜,优选倾斜30-60度,避免漂浮物和减少泥沙进入排水管道,排水孔直径1cm,避免大的杂物进入排水管道,排水管的顶端大致与马路平齐,排水区2远离马路的一侧有沉沙区5,沉沙区5比排水区低20-30cm,沉沙区底部有渗水孔6。
排水区2有圆环形的凹槽,凹槽与排水管口的形状匹配,排水管3利用自身的重量固定于凹槽中,按照壁厚3cm、外径20cm、排水管高30cm、水泥密度大致按沙的密度2.5g/cm3,排水管3(此处的排水管其实排水管道的入口,相当于一个高帽子戴在管道上方,为了表述的简单,在不会引起误会的情况下,在前面段落中简称为排水管)大致25公斤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7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