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平台用耐油泥高阻燃本安计算机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5986.2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6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牛瑞江;朱有文;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平台 油泥 阻燃 计算机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石油平台用耐油泥高阻燃本安计算机电缆。
背景技术
伴随着全球能源开采向海洋的转移,海洋油气工程方兴未艾。中国南海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为230亿吨,被称为中国的波斯湾,但该地区海域较深,深水平台制造核心技术又被国外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南海的石油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我国自主设计和研发的第6代深水平台的下水,标志着国内建造大型深水平台的技术已成熟,对与之配套的石油平台用计算机电缆也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由于海洋油气工程中充斥易燃易爆油污和气体,为确保设备中电气信号传输的安全性,需要专门的耐油泥高阻燃本安计算机电缆与之配套。因此,研发耐油泥高阻燃本安计算机电缆,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屏蔽效果好、耐油、耐泥浆的石油平台用耐油泥高阻燃本安计算机电缆。
本实用新型包括四组缆芯,在所述四组缆芯外侧依次设置绕包成缆层、总屏蔽层、内护套、铠装层和外护层;在所述四组缆芯和绕包成缆层之间设置填充;所述每组缆芯分别包括两根对绞的绝缘线芯,在所述对绞的绝缘线芯外侧依次设置包带层和分项屏蔽层;所述每根绝缘线芯分别包括导体,在所述导体外侧包裹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导体采用数根镀锡铜丝绞合成束构成,导体截面积为0.75-2.5mm2;绝缘材料为交联聚乙烯,分屏蔽采用铝塑复合带重叠绕包方式,总屏蔽为在缆芯外绕包铝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内放置一根由多股镀锡铜丝绞合的引流线,引流线需与铝塑复合带的铝层相接触;内护套、外护套采用耐油泥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挤包构成。铠装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小于9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新颖,用料科学讲究,具有低电容、低电感,不易产生电火花,本质安全特性;同时具有阻燃、抗干扰、耐磨、耐油泥、耐油、耐臭氧等优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四组缆芯1,在所述四组缆芯1外侧依次设置绕包成缆层2、总屏蔽层3、内护套4、铠装层5和外护层6;在所述四组缆芯1和绕包成缆层2之间设置填充7;所述每组缆芯1分别包括两根对绞的绝缘线芯8,在所述对绞的绝缘线芯8外侧依次设置包带层9和分项屏蔽层10;所述每根绝缘线芯8分别包括导体11,在所述导体11外侧包裹绝缘层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5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