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杆测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5708.7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琳;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8 | 分类号: | E21B4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测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连杆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杆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测距装置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油井、矿井等未知井径情况下的井径探测以及地质环境探测,但是在实际工程中,井径探测装备多采用电子仪器进行井径测量,而在高温、高压的井下,电子仪器容易受损从而导致测量失真、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杆测距装置,以解决现有测距装置的电子仪器,在高温、高压的井下,容易受损从而导致测量失真、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杆测距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基体滑槽,基体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内竖直设有主动杆滑槽,滑块的一侧竖直设有基体,基体远离滑块的一端通过松螺栓A铰连接有V形转动杆,V形转动杆的转折点处通过松螺栓B与V形推靠杆的转折点处铰连接,V形推靠杆靠近基体的一端通过连杆铰连接有主动杆,主动杆远离连杆的一端从主动杆滑槽内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转动杆远离基体的一端通过松螺栓F铰连接有探测块,探测块内设有地质探测传感器。
转动杆的夹角为100°~130°,推靠杆的夹角为100°~130°。
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连杆机构,通过推靠杆和转动杆与井壁的实时接触,不同井径下和井径变化时各连杆间发生相对运动以及运动实时传递,最终通过收集连杆中主动杆的位移量,能够精确测得井径大小以及井径的变化量,在高温、高压复杂多变的井下环境中,连杆测距装置以其较高的运动精度和力学稳定性,使其在不同井径下,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能够克服井下的复杂环境,通过连杆测距装置本身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完成井径的测量工作,实现高温、高压等复杂环境下井径的测量、探测,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杆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杆测距装置的推靠杆展开的原理说明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杆测距装置的测距时的原理说明图。
图中,1.井壁,2.推靠杆,3.松螺栓B,4.松螺栓A,5.基体,6.基体滑槽,7.主动杆,8.主动杆滑槽,9.滑块,10.连杆,12.转动杆,13.松螺栓F,14.探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杆测距装置,参见图1,包括水平设置的基体滑槽6,基体滑槽6内设有滑块9,滑块9内竖直设有主动杆滑槽8,滑块9的一侧竖直设有基体5,基体5远离滑块9的一端通过松螺栓A4铰连接有V形转动杆12,V形转动杆12的转折点处通过松螺栓B3与V形推靠杆2的转折点处铰连接,V形推靠杆2靠近基体5的一端通过连杆10铰连接有主动杆7,主动杆7远离连杆10的一端从主动杆滑槽8内穿出。
其中,转动杆12远离基体5的一端通过松螺栓F13铰连接有探测块14,探测块14内设有地质探测传感器,转动杆12的夹角为100°~130°,推靠杆2的夹角为100°~130°。
参见图2,给基体5施加水平方向的外力F2,此时基体5在基体滑槽6中向滑块9远离基体5的一侧滑动,直至一端靠住井壁1并受到井壁对基体5的作用反力为F3,给主动杆7施加在竖直向下的力F1,使主动杆7沿着主动杆滑槽8向井下运动,主动杆7的运动传递给连杆10,连杆10的运动使得推靠杆2绕松螺栓B3转动,直至推靠杆2顶住井壁1,此时推靠杆2远离基体5的一端与井壁1呈高副接触,受到井壁水平方向的反力P,此时推靠杆2展开过程结束。
在F1的持续作用下,开始展开探测块14,由于推靠杆2在C点15受到水平力P的作用,通过力在推靠杆2的传递,使得推靠杆2在松螺栓B3位置处受到水平向右力P的作用,又由于推靠杆2与转动杆12铰接于松螺栓B3,使得转动杆12在松螺栓B3处受到水平方向力P,转动杆12绕着与基体5的松螺栓A4发生逆时针转动,转动杆12的转动使得探测块14紧靠井壁1,同时在上述杆件运动过程中由于转动杆12的转动,则推靠杆2位于松螺栓B3位置处发生平动,由于推靠杆2远离基体5的一端始终紧靠井壁1,即推靠杆2绕松螺栓B3发生转动,所以F1持续作用下,主动杆7向井下运动,使得连杆机构运动至如图3所示。
参见图3,推靠杆2与探测块14展开后顶住两侧井壁,完成测距装置的测距过程,此时探测块14受到井壁1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反力P1,推靠杆2远离基体5的一端受到井壁的作用反力变成P2,从装置整体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得,F2+P2=F3+P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5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换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管恒流分水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