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999.6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5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世俊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5/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王智 |
地址: | 4026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指一种LED灯泡。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短缺、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均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照明。LED 照明作为一种革命性的节能照明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众所周知,而LED 灯是目前公认的一种绿色灯具,其主要是采用直流供电,因此其在使用时不会出现闪烁现象,而且其稳定性好,具有高效、安全、节能、环保、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显色指数高等独特优点,在照明领域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LED 功率的增大、产热量过多,如果散热问题解决不好,热量集中在尺寸很小的芯片内,则会加快器件老化,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导致芯片烧毁。
目前,现有技术中LED 灯泡主要包括灯座、灯罩、设置在灯座上的散热器、贴设在散热器上的LED ,其中散热器和设置在散热器上的LED 均容置于灯壳和灯罩密封的空间内,这种LED 灯泡由于散热器容置于密封的环境内,因此导致散热器散热效率低,无法及时有效的传导疏散LED 灯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致使热量累积严重影响LED 灯的照明时间及使用寿命问题。
另外,传统的LED 灯泡所照射出的光会因为LED中的相邻模块之间的光照范围重叠而产生光斑,影响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泡,其是一种与传统LED照明灯具同一性质的产品,其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的LED灯泡由于散热器容置于密封的环境内,无法及时有效的传导疏散LED 灯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致使热量累积严重影响LED 灯的照明时间及使用寿命;传统的LED 灯泡所照射出的光会因为LED中的相邻模块之间的光照范围重叠而产生光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泡,其包括:
灯座,所述灯座包括底部基板以及侧板,所述底部基板以及侧板围绕出一电源座腔,所述电源座腔中设置有电源控制器,
棱柱形的导热器,所述棱柱形的导热器一端的端面固定贴设在所述底部基板上,
LED发光模组,所述LED发光模组贴设在所述导热器上,所述LED发光模组包括贴设在所述导热器的侧面上的LED灯条以及贴设在所述导热器上与所述灯座相对应的另一个端面上的LED灯片,且所述LED灯条的数量与所述导热器的侧面数量相对应,
透光罩,所述透光罩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透光罩的侧面由若干弧拱形的透光片呈凹面向内的方式环绕连接组成,组成所述透光罩的弧拱形透光片的数量与所述导热器的侧面数量相对应, 所述透光罩的封闭端为圆弧透光片,另
所述透光罩的开口端设有径向的轴端凸盘,所述透光罩的轴端凸盘连接在所述灯座上,所述LED发光模组以及导热器均容置于所述透光罩中,每个所述LED灯条分别对应一个弧拱形的透光片,所述LED灯片与所述透光罩封闭端的圆弧透光片相对应,
筒状的散热壳,所述散热壳罩设在所述灯座上,所述散热壳的内径大于所述灯座的外径,所述散热壳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灯座的电源座腔的腔口上,所述散热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透光罩的轴端凸盘上,所述散热壳与所述灯座之间围绕出散热腔,所述透光罩的轴端凸盘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散热腔与外界的气孔,所述散热壳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散热腔与外界的通风孔,
尾盖,所述尾盖扣设在所述灯座上,所述尾盖上对应所述灯座的一侧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电源座腔与外界的导热槽,
所述灯座的底部基板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透光罩与电源座腔的导热孔。
优先于:所述导热器为铜质。
优先于:所述导热器为四棱柱,所述透光罩的侧面由四个所述的弧拱形的透光片呈凹面向内的方式环绕连接组成。
优先于:所述灯座以及散热壳均为铝质。
优先于:所述尾盖上还设置有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为螺口连接器或插针连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所述透光罩与所述电源座腔连通,所述电源座腔又通过所述尾盖上的导热槽与外界连通,所述LED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由所述透光罩内向上流入所述电源座腔中,再通过所述导热槽流散如外界空气中;
二、所述灯座上罩设有散热壳,所述散热壳与所述灯座之间具有散热腔,所述灯座上来自所述棱柱形散热器上以及电源座腔中的热量由侧板传递至所述散热腔中,并传递至所述散热壳向空气中扩散,由于热对流使得所述散热腔中的热空气通过所述通风孔向外界流动,外界的冷空气由所述透光罩的轴端凸盘上的气孔进入所述散热腔,进而在所述散热腔中形成空气对流,增强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世俊,未经李世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铝组合式电子散热器
- 下一篇:剪刀夹子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