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落地式光缆分纤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319.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4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余选峰;王建兵;欧阳星涛;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255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曹建军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地式 光缆 分纤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纤连接的落地式光缆分纤箱。
【背景技术】
随着FTTH的不断发展,光通信以及其自身的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光缆得到越来越普及的应用。光缆分纤箱是光网络中用于放置对光纤光缆与尾纤进行熔接、分支配线模块的专用箱式设备。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光缆分纤箱都是采用挂墙或挂杆的安装方式,这两种安装方式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即当箱体采用挂墙和挂杆安装时设备成悬空状态,在安装操作和维护时必须借助升降梯等设备才能完成,这样对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对光缆的保护也不够完善,而且也会受到环境的限制给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光缆分纤箱存在的安装、操作和维护时不方便、对光缆保护不完善及受环境限制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落地式光缆分纤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式光缆分纤箱,该落地式光缆分纤箱包括箱体、箱门及底座,所述箱体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背板围合而成,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光缆开剥固定接地模块、熔接储纤模块、配线模块及光分路器模块,所述光缆开剥固定接地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左侧板上部和下部,所述熔接储纤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背板上部,所述配线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背板中部,所述光分路器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中部,所述箱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面。
所述底座包括前门、后门、横梁、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多个横梁构成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前门、后门、左侧板及右侧板分别设置在该长方体框架结构的四个外表面。
所述光缆开剥固定接地模块包括光缆固定板、锁紧该光缆固定板的固定组件及安装在光缆固定板上的接地端口,还设有固定光缆的加强芯固定柱组件。
所述熔接储纤模块包括熔接盘和导轨组件,所述熔接盘两端固定于所述导轨组件上,所述导轨组件安装在所述箱体的背板顶端。
所述配线模块包括滑动适配器导轨、滑动适配器支架及安装支架,所述滑动适配器支架垂直插入于所述滑动适配器导轨的导向槽中,所述滑动适配器导轨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所述底板左右两侧设有光缆进出孔。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光缆分纤箱存在的问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落地安装方式,安装、操作和维护方便、快捷安全,底座上设有前门和后门,能同时从前后进行施工;箱体和底座水泥基座互相连接为一个整体,使设备的防盗性能进一步提高。
2、由于大容量的设备体积大、重量大,挂墙和挂杆安装非常不便,而落地安装很好的解决此问题,节省了施工的成本,对施工安全性也进一步提高。
3、落地式安装对光缆的保护,挂杆和挂墙安装时输入和输出的光缆有一部分是暴露在外面,容易受到外界的破坏,而落地式安装,输入和输出的光缆是埋设在地面下在引入到设备内部,输出和输入完全隐蔽。很好的保护了光缆和设备。
4、该光缆分纤箱内部各设备布局合理,方便光纤熔接、续接操作,且内部设备不易受损坏。
5、熔接储纤模块采用插入式结构,更方便尾纤的的熔接和盘储,可节省箱体内部空间,也方便操作和维护。
6、配线模块采用上下滑动式结构,不仅使尾纤的路由更加清晰,也避免了和其它设备之间的互相干涉,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安全,不会损坏尾纤。
7、多功能选择,当箱体内安装有光分路模块时可做分光分纤使用,当不配置光分路模块时可做光纤配线使用。
8、方便扩容,设备内部的熔接储纤模块和配线模块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增加或递减来满足不同容量的芯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开剥固定接地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熔接储纤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线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