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车底盘保护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2890.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本波;李良敏;冯帆;周劲草;冯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轿车 底盘 保护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车辆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轿车底盘保护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尤其是家用轿车保有量持续上升。轿车的保有量持续上升造成了城市停车资源的匮乏,停车难的现象在发达城市尤为严重。由于停车厂的建设滞后,以及现有的停车位数量有限,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不在道路两边开设一些临时的停车位,甚至将临时停车位设在马路台阶上一些店铺的门口。
对于第一种情况,在道路两边停车。车辆应尽可能的靠近路边,往往轿车前保险杠或后保险杠会越过如图1和图3所示的道路台阶,在不知道台阶高度的情况下,道路台阶会与车辆的保险杠发生接触造成损失。
对于第二种情况,开上道路的台阶停车。在开上台阶的过程中,由于每台车都有自己的接近角和通过角,加之司机上台阶时对车速的控制的差异,有可能发生台阶与车身底盘的接触,也就是俗称的“拖底”。当轿车开下台阶的时候情况亦然。
由于拖底这个情况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很容易给位于底盘部分的零件造成损坏,如:三元催化器外壳破碎、发动机油底壳裂纹、变速箱壳体裂纹或者是悬挂系统变形等,这些问题的发生将会给车辆带来很致命的损伤。
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会经给车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而更严重的会是车辆的骨架发生看不见的变形(这种变形往往是永久性的,不能 修复的),悬挂系统相互位子的变形错位,或部件材料受到严重冲击而受到内伤,造成材料内部又看不见的内伤,给行车安全性带来严重的威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车底盘保护预警装置,该装置对轿车停车时辅助提供预警,以避免轿车底盘的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轿车底盘保护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在车前保险杠的第一雷达、安装在车身底盘的第二雷达和安装在车身后保险杠的第三雷达;
安装在车身前保险杠的第一预警灯、安装在车身底盘的第二预警灯、和安装在车身后保险杠的第三预警灯;
所述的第一雷达、第二雷达和第三雷达分别通过A/D转换器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预警灯、第二预警灯、第三预警灯和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是:
所述第一雷达、第二雷达和第三雷达均采用激光雷达。
所述的第一预警灯、第二预警灯、第三预警灯和蜂鸣器均安装在预警模块面板上。
所述的单片机采用MSP430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轿车底盘保护预警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警示效果明显,而且预警方式更直观,可以很快的向驾驶员传达警示信号,能有效的克服停车时对车辆底盘的潜在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轿车底盘保护预警装置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各个雷达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预警面板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分别表示:1、第一雷达、2、第二雷达、3、第三雷达、4、第一预警灯、5、第二预警灯、6、第三预警灯、7、A/D转换器、8、蜂鸣器、9、单片机、10、预警面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轿车底盘保护预警装置,安装在车前保险杠的第一雷达1、安装在车身底盘的第二雷达2和安装在车身后保险杠的第三雷达3;安装在车身前保险杠的第一预警灯4、安装在车身底盘的第二预警灯5、和安装在车身后保险杠的第三预警灯6;第一雷达1、第二雷达2和第三雷达3分别通过A/D转换器7与单片机9的输入端相连,单片机9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预警灯4、第二预警灯5、第三预警灯6和蜂鸣器8。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雷达1、第二雷达2和第三雷达3均采用激光雷达。雷达的距离探测能力、黑暗穿透力、灰尘烟雾笼罩时的性能以及温度稳定性等综合指标均较好。因此,具有良好探测能力且适合全天候运行的激光雷达,是车载测速测距系统的最佳选择。上述三个雷达的作用是提供前后保险杠杠、底盘系统与障碍物的相对速度和距离,作为车辆判断是否存在与障碍物接触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2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膏灌装机提升机构外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双焊缝削面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