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驾驶室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2064.6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韩尔樑;陈松涛;刘林;唐凤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1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驾驶室。
背景技术
经常在危险区如爆破、泥石流、塌方等地段工作的工程车辆,其驾驶室特别是驾驶室前面的前挡风窗容易遭到飞石等危险物的撞击。现有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并不能在危险物撞击的情况下有效保证驾驶员的安全,使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保证驾驶员安全的驾驶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驾驶室本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驾驶室本体的前面通过减震器连接有防护装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驾驶室本体的前面安装防护装置,可有效防止危险物对驾驶室的直接撞击,且驾驶室本体与防护装置之间安装有减震器,减震器可减小危险物的冲击,更好的保护驾驶室,保证驾驶员的安全。
所述防护装置向驾驶室本体后上方延伸将驾驶室本体顶部覆盖,将前窗和顶部的防护装置设计成一体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
所述防护装置呈流线型,防冲击效果更好。
所述减震器通过螺栓固定在驾驶室本体上,工作状况不需要防护装置时,可以迅速将其拆卸。
所述减震器与驾驶室本体之间设有橡胶垫,降低外力冲击对驾驶室的影响。
所述驾驶室本体的侧面上安装有侧窗防护网。
所述防护装置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制作的防护装置刚度大、质量轻,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1,驾驶室本体1的前面即对应前挡风窗通过减震器2连接有防护装置,由于工程车辆在危险区作业时,驾驶室本体1的顶部也容易收到危险物的冲击,所以驾驶室本体1的顶部最好也通过减震器2连接防护装置。为方便安装和拆卸防护装置,将驾驶室本体1前面和顶部安装的防护装置制作成一体结构,如本实施例中驾驶室本体1前面的防护装置3向驾驶室本体1后上方延伸将驾驶室本体1顶部覆盖,整体防护装置3呈流线型,具有更好的防冲击性能。本实施例中减震器2包括底座21和金属套22,固定螺杆23将底座21和金属套22连接为一体,在底座21和金属套22之间的固定螺杆23段上套装有弹簧24,底座21上设有螺栓孔,底座21通过螺栓固定在驾驶室本体1的预留接口上,在底座21与驾驶室本体1之间设置橡胶垫4,防护装置3通过螺栓被压紧在金属套22上,从而实现了防护装置3与驾驶室本体1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减震器2不局限于上述结构的减震器2,其结构只需达到减震作用并方便防护装置3安装拆卸即可。
本实施例中防护装置3包括横向防护杆31和边框32,横向防护杆31平行连接在边框32上,此种连接方式在保证驾驶员视线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做到有效防护。
为更好的保护驾驶室,在驾驶室本体1的左、右侧窗的窗框上均安装有侧窗防护网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装置3和侧窗防护网5最好使用刚度大、质量轻的碳纤维材料制作,对驾驶室防护要求等级不高时,也可使用普通材料制作,如圆钢、扁钢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2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驾驶室
- 下一篇:一种防爆专用的电动汽车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