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温度补偿的膜片型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1343.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安;常晓东;甘太国;王丹;董雷;印新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4 | 分类号: | G01L1/24;G01L11/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温度 补偿 膜片 光纤 光栅 压力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膜片型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工程上常用的压力测量方法主要有液柱式、电测式和机械式。液柱式压力计是利用流体静力学原理,用液柱高度表示相应压力,但量程受到液体密度的限制以及只能以垂直安装方式等缺点已趋于淘汰;电测式压力计的原理是将压力信号转变成为某种电信号,动态响应好,灵敏度高,不足之处在于测量准确度易受到温度的影响;机械式压力计主要原理是弹性元件在压力的作用下变形产生位移或应变,经机械机构放大转变为可读的压力值,具有价格低廉,量程宽,精度高等优点,但不适用于做瞬态或脉动压力的测量使用中。
光纤光栅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源传感器件,一经提出就凭借其绝缘性好、精度高、抗电磁干扰以及波长编码等优势在多领域的高压、高温和安全性能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不同的封装形式,使其能够测量压力、温度以及其它一些物理参量。正是由于光纤光栅对温度与应变同时敏感,即温度与应变同时引起光纤光栅波长的位移,使得通过测量光纤光栅波长位移量无法对温度与应变加以区分,这种温度-应变交叉敏感效应严重影响着光纤光栅在传感领域的应用。因此,解决交叉敏感问题对于光纤光栅的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膜片型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克服温度、应变交叉敏感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膜片型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膜片、光纤光栅和毛细金属管;其中光纤光栅由一根光纤上设置第一光栅和第二光栅构成,第一光栅的中心波长比第二光栅的中心波长小;毛细金属管包括第一毛细金属管和第二毛细金属管,其中第一毛细金属管包覆在第一光栅外侧,第二毛细金属管包覆在光纤外侧并使得第二光栅位于第一毛细金属管和第二毛细金属管之间,第二毛细金属管的外端与膜片内侧连接,膜片外侧与外界接触。
按上述方案,它还包括保护套管和连接件,保护套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膜片连接;保护套管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的光纤光栅和毛细金属管设置在内套管中,内套管设置在外套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外套管之间通过所述的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套管与第二毛细金属管之间通过激光焊接固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毛细金属管与光纤光栅连接处通过粘结固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膜片外侧连接有顶部件,顶部件与膜片外侧组成一个用于容纳被测液体的腔体。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膜片设有硬心,硬心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毛细金属管的管孔,管孔与所述的第二毛细金属管通过激光焊接固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光栅的中心波长与第二光栅的中心波长的差大于或等于2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光栅和第二光栅,具有温度补偿结构,以及温度光栅实时修正,测量精度高;毛细金属管的受热膨胀不导致光纤光栅被拉断,使用寿命长。
2、通过设置保护套管,使传感器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纤光栅与内套管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光栅,2-第二光栅,3-内套管,4-第一毛细金属管,5-第二毛细金属管,6-粘胶点,7-硬心,8-膜片,9-腔体,10-顶部件,11-连接件,12-光纤,13-外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纤光栅与内套管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膜片8、光纤光栅和毛细金属管;其中光纤光栅由一根光纤12上设置第一光栅1和第二光栅2构成,第一光栅1的中心波长比第二光栅2的中心波长小;毛细金属管包括第一毛细金属管4和第二毛细金属管5,其中第一毛细金属管4包覆在第一光栅1外侧,第二毛细金属管5包覆在光纤12外侧并使得第二光栅2位于第一毛细金属管4和第二毛细金属管5之间,第二毛细金属管5的外端与膜片8内侧连接,膜片8外侧与外界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胎压计
- 下一篇:双圆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