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帘线钢表面划伤的吊车钩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036.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帘线钢 表面 划伤 吊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吊运帘线钢时可防止帘线钢表面划伤的专用吊车钩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帘线钢用量的不断增加,因此帘线钢的输运量亦不断增长。然而,由于帘线钢主要用途是经过冷拔丝后再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等重要运输设备上,最怕的是帘线钢表面存在划伤、折痕等缺陷,因而对帘线钢的表面质量要求极其严格。
长期生产实践发现,吊运过程是造成帘线钢划伤、折痕等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所使用的吊车钩头杆均为矩形断面,吊运过程中帘线钢直接与吊车钩头接触并存在相对滑动摩擦,从而造成帘线钢的表面划伤和折伤,而一旦出现表面划伤和折伤,就必须判为废品,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虽经生产厂、使用厂家及运输单位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但帘线钢吊运过程中的划伤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严重影响了帘线钢的产品质量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消除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帘线钢在吊运过程中表面划伤,从而提高帘线钢质量合格率,避免判废损失的吊车钩头。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止帘线钢表面划伤的吊车钩头,其特征在于,由钩头杆、衬管、衬板、垫板、包皮及螺栓组成;在圆形衬管的一侧加工有一道开槽,衬管外裹包皮,包皮通过螺丝连接在衬管外壁上,沿衬管内壁长度方向焊有一条衬板,衬板两个端部设有螺栓,衬板通过螺栓和垫板固定在插于衬管内的钩头杆上。
所述包皮采用废旧输送皮带制成。
所述衬管开槽宽度为衬管直径的3/5~3/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原矩形断面吊车钩头杆外面套装了包裹有包皮的圆形衬管,从而可有效防止帘线钢在吊运过程中造成的表面划伤缺陷,避免判废损失,极大提高帘线钢表面质量合格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吊车钩头剖面示意图;
图2是吊车钩头左视图。
图中:包皮1、螺栓2、衬管3、衬板4、钩头杆5、垫板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吊车钩头主要由包皮1、螺栓2、衬管3、衬板4、钩头杆5及垫板6所组成。包皮1采用废旧输送皮带制成,衬管3采用圆形钢管制成,衬板4和垫板6采用钢板加工而成。衬管3的直径根据钩头杆5的宽度确定,长度根据钩头杆5的长度对应选取,并略短于钩头杆5的长度。
在衬管3的一侧、顺着衬管3的长度方向加工出一道通长的开槽,开槽位置位于衬管3下部1/3处。沿衬管3内壁(槽底)长度方向焊接一条衬板4,在距衬板4两端100mm位置上分别焊接上2个螺栓2。然后,在衬管3外壁包裹上包皮1(开槽部分不包),并将包皮1用螺丝固定在衬管3的外壁上。然后,将对应位置上钻有螺栓孔的钩头杆5插入衬管3内,并使衬板4上的螺栓2分别插入钩头杆5的螺栓孔内,再将带有螺栓孔的垫板6套到螺栓2上,锁紧螺母即可将垫板6连同衬管3和衬板4一起固定在钩头杆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