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骑行车遮阳挡雨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5359.0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务 |
主分类号: | B62J17/08 | 分类号: | B62J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600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遮阳 挡雨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骑行车(例如脚踏车、电动车、摩托车)遮阳挡雨篷(以下简称骑行车遮阳挡雨篷),尤其是简便型遮阳挡雨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摩托车伞,虽然简便,但前后左右的伞尖,在使用中,经常会碰、挂、擦伤旁边人;另外,由于这种伞,只有一只支撑杆固定在摩托车的前半部位,使用时不稳固,经常左右摇晃。而另一种摩托车雨篷(专利号:95201310.X),虽然进行了前后固定,但又不简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简便、更加稳固、安全的骑行车遮阳挡雨篷。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组合方案:
1.该遮阳挡雨篷的支撑杆,采用前面一只(类似“丫”字形)、后面一只(可以是不少于两根的类似“8”字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分别固定在骑行车的前、后部位。
2.该遮阳挡雨篷的顶篷,采用顶篷骨架+联接件+顶篷布组合;其中:顶篷骨架由边框和框内条组成;顶篷布边缘用比顶篷布稍硬、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做内衬,并与顶篷布一起卷边;从外形看,顶篷布与顶篷骨架的边框为相似形,顶篷布的卷边边缘,超出顶篷骨架边框1-10厘米,这样,在万一碰、挂、擦着旁边人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组合方案制作的骑行车遮阳挡雨篷,既简便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碰、挂、擦伤旁边人。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后支撑杆和顶篷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篷骨架+联接件+顶篷布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支撑杆;2.后支撑杆;3.顶篷骨架;4.联接件;5.顶篷布;6.内衬;7.卷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遮阳挡雨篷的支撑杆,采用前、后各一只,即一只类似“丫”字形前支撑杆1、一只类似“8”字形的后支撑杆2,分别固定在骑行车的前、后部位;
该遮阳挡雨篷的顶篷,采用顶篷骨架3+联接件4+顶篷布5组合。
其中的顶篷骨架3由边框和框内条组成;框内条可以由不少于一根的纵条、不少于两根的横条组成;也可以由不少于一根的纵条、不少于两根的横条、不少于两根的斜条(交叉)组成。
其中的顶篷布5边缘用稍硬、有一定弹性的材料(例如塑料片)做内衬6,与顶篷布5一起制成卷边7,从外形看,顶篷布5与顶篷骨架3的边框为相似形,顶篷布5的卷边7边缘超出顶篷骨架边框3厘米。
其中的联接件4,为粘或缝在顶篷布5与顶篷骨架3相应位置的布条;也可以是双面胶、粘合剂(即用二者之一将顶篷骨架3、顶篷布5粘接在一起)。
为了轻便,该遮阳挡雨篷的前、后支撑杆和顶篷骨架,可以采用中空的金属或工程塑料制作。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务,未经王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5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儿漂浮具
- 下一篇:用于司机室的安装底板及具有该安装底板的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