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吸附地下水中金属元素的梯级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1121.0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5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郑茹;曹博;孟庆娟;赵佳英;宋秋霞;姜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6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吸附 地下 水中 金属元素 梯级 反应 装置 | ||
一种用于吸附地下水中金属元素的梯级反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进水水箱(1)、出水水箱(2)、抽水泵(3)和多个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三个吸附柱机构(11),每个梯吸附柱机构(11)包括顶盖(6)、透明筒体(8)、筒底连通座(10)、两个出水管(9)和两个多层过滤网(7);每个透明筒体(8)的外侧壁上密封设置有两个出水管(9),顶盖(6)内设置有一个多层过滤网(7),筒底连通座(10)内设置有一个多层过滤网(7),透明筒体(8)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顶盖(6),每个透明筒体(8)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筒底连通座(10),且筒底连通座(10)和顶盖(6)均与透明筒体(8)密封连通,三个吸附柱机构(11)横排对齐设置,且位于左侧的吸附柱机构(11)的筒底连通座(10)通过水管(5)与位于中间的吸附柱机构(11)的顶盖(6)密封连通,位于中间的吸附柱机构(11)的筒底连通座(10)通过水管(5)与位于右侧的吸附柱机构(11)的顶盖(6)密封连通,
进水水箱(1)通过水管(5)与水泵(3)的进水口密封连通,水泵(3)的出水口通过水管(5)与位于左侧的吸附柱机构(11)的顶盖(6)密封连通,位于右侧的吸附柱机构(11)的筒底连通座(10)通过水管(5)与出水水箱(2)连通。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吸附地下水中金属元素的梯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过滤网(7)的层数为三层,每层过滤网(7)为目数60目‑80目的纺织纤维过滤网。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吸附地下水中金属元素的梯级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流量计(4),水泵(3)的出水口与位于左侧的吸附柱机构(11)之间设有流量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11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