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排废料的刀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0947.5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韦晓波;柯诸衡;刘育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楚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B26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废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排废料的刀模,属于废料去除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铝箔、PET塑料(即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等带孔模材料产品的冲孔加工中,现有刀模在产品冲孔后,废料一般难于去除,需要人工进行进一步处理或采用与产品形状相符的治具进行孔内废料排除,如开立五金冲压模具,采用这种方法其成本高,且受到部分产品材料的局限性,耗费人力及时间、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排废料的刀模,其结构简单,在切割时能自动排出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排废料的刀模,包括刀座,刀座上安装有刀头,其特征在于:刀头呈喇叭型结构,其中空的部分为刀头废料排出口,对应刀头废料排出口在刀座上开设有刀座废料排出口,刀头包括外刀面和内刀面,外刀面和内刀面在刀头末端相交,相交的交线构成刀刃。
使用时,在外刀面和内刀面相交而成的刀刃切割时,在切割挤压力和喇叭型刀头形状的限制下,切割出的废料通过废料排出口,最后通过刀座废料排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将所述外刀面与刀座水平面的夹角为20~55°,内刀面与刀座水平面的夹角为56~90°。
其中,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外刀面与刀座水平面的夹角为45°。
此时,刀面在满足最佳排出废料效果的同时,也不影响刀刃锋利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优选所述内刀面与刀座水平面的夹角为80°。
此时,刀头废料排出口也呈喇叭型结构,废料易于进入刀头废料排出口,同时又能有效防止倒流。
本实用新型在加工生产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工而成,可根据圆孔、椭圆孔、小方孔、异性孔等形状进行加工不同形状的刀头。在应用时,可通过CNC精铣加工而成,还可以作为雕刻模具的刀具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由于喇叭型刀头和刀头的中空废料排出口的设置,在外刀面和内刀面相交而成的刀刃切割时,在切割挤压力和喇叭型刀头形状的限制下,切割出的废料通过废料排出口,最后通过刀座废料排出口排出。从而省去了废料的人工清理步骤及其它辅助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头1.1、内刀面1.2、外刀面2、刀座3、刀座废料排出口4、刀头废料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2所示,自动排废料的刀模,包括刀座2,刀座2上安装有刀头1,刀头1呈喇叭型结构,其中空的部分为刀头废料排出口4,对应刀头废料排出口4在刀座2上开设有刀座废料排出口3,刀头1包括外刀面1.2和内刀面1.1,外刀面1.2和内刀面1.1在刀头1末端相交,相交的交线构成刀刃,外刀面1.2与刀座2水平面的夹角为20~55°,内刀面1.1与刀座2水平面的夹角为56~9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刀面1.2与刀座2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所述内刀面1.1与刀座2水平面的夹角为80°。
使用时,在外刀面1.2和内刀面1.1相交而成的刀刃切割时,在切割挤压力和喇叭型刀头形状的限制下,切割出的废料通过刀头废料排出口4,再由刀座废料排出口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楚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楚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0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贴合机的贴料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