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房用取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3892.5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4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正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B62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房 用取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房取药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药房用取药装置。
众所周知,药房药剂人员的任务是按医生的处方为患者发药,情况是这样,药房设有一个对外的传递窗,靠近传递窗放置药剂人员的办公桌或工作台,药房内摆满了单向或双向的多层平板药架,这些药架上摆满了各种药,当患者将医生开的处方从传递窗外递给药房内的药剂人员时,药剂人员就到药架上为患者查找取药。目前药房没有专门的盛药工具,仅靠药剂人员的双手拿药,由于医生在为患者开处方时,不可能就开一种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开出多种药,而且一种药不一定仅开一瓶或一盒,一般都是开出2瓶或2盒以上的数量,所以,药剂人员靠两只手不可能一次将处方上开的药全部拿回来,有时需要反复几次才能取齐,这种做法不仅加大了药剂人员的工作强度,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尤其是门诊的病号较多时,更使得传递窗外等待取药的患者心情焦急,甚至会对药剂人员的工作不满而说三道四,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有些药房内,药剂人员会用一个带提手的篮子,拿取药品,但需要一只手拿着处方,一只手提着篮子,取药时不方便,取药完成后,逐个将篮子里面的药品拿出,放入药袋内,操作麻烦,转移过程中,有时会将药瓶或药盒掉落到地上,造成药瓶或药盒的破损使药品洒落到地上,造成药品的浪费,而且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胳膊酸痛,给药剂人员的工作增加了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处方容易放置、提高药房的药剂人员的工作效率且降低药剂人员劳动强度的药房用取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房用取药装置,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下方四个角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方两端设置有立柱,左端的所述立柱的上端与一个取药盒的左端下侧铰接连接,右端的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取药盒右端下侧的支撑板,所述取药盒的左端侧壁上设置有出药槽,所述出药槽外侧设置有连接到所述取药盒上的出药簸箕,所述取药盒的右端侧壁上方设置有提手,所述取药盒的一侧侧壁上方通过铰接轴连接有处方放置板,所述处方放置板的一端上方设置有固定夹。
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梁。
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梁。
所述出药簸箕的底面为由内下方向外上方倾斜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
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使用时,将处方利用固定夹固定到处方放置板上方,推动取药装置按照处方进行取药,取药完毕,将药袋放置在出药簸箕的出口处,握住提手向上提起,使取药盒内的药品从出药簸箕倒入药袋内即可,使用方便,处方容易放置且容易查看,能够一次性拿取一个处方上的所有药品,提高药剂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药剂人员的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时设计主体机构包括万向轮1、底座2、立柱3、加强横梁4、取药盒5、出药簸箕6、出药槽7、固定夹8、铰接轴9、处方放置板10、提手11和支撑板12。其中,底座2的下方四个角部设置有万向轮1,底座2的上方两端设置有立柱3,左端的立柱3的上端与一个取药盒5的左端下侧铰接连接,右端的立柱3的上端设置有位于取药盒5右端下侧的支撑板12,取药盒5的左端侧壁上设置有出药槽7,出药槽7外侧设置有连接到取药盒5上的出药簸箕6,取药盒5的右端侧壁上方设置有提手11,取药盒5的一侧侧壁上方通过铰接轴9连接有处方放置板10,处方放置板10的一端上方设置有固定夹8;立柱3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梁4;出药簸箕6的底面为由内下方向外上方倾斜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
出药簸箕6的底面为由内下方向外上方倾斜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能够防止取药盒内的药瓶或药盒从出药簸箕6的出口处滑出或滚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正,未经徐文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3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