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空间分辨率校准用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1766.6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徐翰立;谢敏;邵嫄琴;窦乐;陈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G01K1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光纤 温度 传感 系统 空间 分辨率 校准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缠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空间分辨率校准用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主要使用感温光纤作为测温传感器。由于光纤具有抗酸抗腐蚀耐高温,且能同时检测光纤所铺设处各点温度的特点,因此,该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地铁、电厂、化工厂等使用传统设备无法测温的大型工业现场。由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应用场合越来越多,对空间分辨率这一指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生产厂家和用户来说,出台相应的校准规范都是十分急迫的工作。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是一个长度单位,是指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能准确测温的最小光纤长度,目前市场上的分布式测温系统,该参数的指标通常在3米左右。在整个光纤测温系统研究的早期,将测得波形的10%-90%上升沿作为空间分辨率。此定义方法实际与其他传统测温设备的响应时间定义方法类似,上升时间即为分布式测温系统对温度做出有效反映的时间,然后系统再根据时间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能做出有效反应的最短距离,即空间分辨率。而在实际系统当中,确定空间分辨率较为传统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理论法。实验法是指通过将光纤绕成环状,将光纤环放入恒温水槽中做测温实验,同时在各个实验组中,不断减少光纤环的长度,直至不能准确测量水温,则得到能正确测得水温的光纤环长度,将此定义为空间分辨率。而另一种理论方法则为从硬件,综合包括AD采样时间、APD处理时间、脉冲宽度等因素对最短测温时间的影响,计算得到能保证AD、APD等部件正常工作的最短测温时间,从而得到对应的空间分辨率。而目前在实验中,往往需要绕制各个长度的多个光纤环,增加了实验的难度,且精度较低,降低了实验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空间分辨率校准用缠绕装置,解决在校准时用实验法确定系统空间分辨率,无法方便快捷准确测量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块固定板、底板、转轴、旋转盘、前面板、后面板、主动齿轮、三个相同的从动齿轮、内齿轮、齿轮固定板和刻度盘;两块固定板的下端分别安装在底板的两侧面,直径相同前面板与后面板用转轴相连,前面板与后面板间的转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伸出前面板外的转轴上固定旋转盘,旋转盘上带有指针,与前面板直径相同的齿轮固定板将主动齿轮、三个相同的从动齿轮、内齿轮固定在前面板内侧,主动齿轮通过等分安装的三个从动齿轮带动内齿轮转动,内齿轮外侧面上刻有刻度盘,在前面板上开有能观察内齿轮刻度的窗口;直径相同的前面板与后面板嵌入两块固定板内侧的两条槽直至底板上。
所述两块固定板中间均开有光纤引线槽,两块固定板对应开有能调节底板上下的横向卡槽。
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开有便于光纤通过的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齿轮传动系统,转动旋转盘能方便地增加或减少所用光纤的长度并实时显示所绕光纤长度。使用该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校准用光纤缠绕装置能有效解决校准时无法方便快捷准确的用实验法测量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空间分辨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盘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及底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侧视图。
图中:1、固定板,2、底板,3、转轴,4、旋转盘,5、前面板,6、后面板,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内齿轮,10、齿轮固定板,11、刻度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块固定板1、底板2、转轴3、旋转盘4、前面板5、后面板6、主动齿轮7、三个相同的从动齿轮8、内齿轮9、齿轮固定板10和刻度盘11;两块固定板1的下端分别安装在底板2的两侧面,直径相同前面板5与后面板6用转轴3相连,前面板5与后面板6间的转轴3上固定有主动齿轮7,伸出前面板5外的转轴3上固定旋转盘4,旋转盘4上带有指针,与前面板直径相同的齿轮固定板10将主动齿轮7、三个相同的从动齿轮8、内齿轮9固定在前面板内侧,主动齿轮7通过等分安装的三个从动齿轮8带动内齿轮9转动,内齿轮9外侧面上刻有刻度盘11,在前面板5上开有能观察内齿轮9刻度的窗口;直径相同的前面板5与后面板6嵌入两块固定板1内侧的两条槽直至底板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