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型水资源智能管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1228.7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0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田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型 水资源 智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是用于农田灌溉中的卡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农田灌溉中的,现有的开关设备,比如阀体或者电动设备等一般都是人工控制,控制比较繁琐,而且对于某些供水管道来讲,人工开启阀体不能有效进行计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生态型水资源智能管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控制器具有计费方便、便于管理、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生态型水资源智能管控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控制设备,所述的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连接有卡读取设备;壳体上设有与卡读取设备对应的刷卡区。
控制设备受处理器控制,本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或者其他处理器,其能够实现接受信号并控制控制设备,且能够实现计量功能;处理器读取卡信号并控制控制设备,与控制设备控制有受控装置,比如阀门或者电机等其他电器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包括筒体和端盖,端盖联接在筒体上端。
本联接可以通过螺栓直接固定,也可以其他连接物最为中间体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体为中空结构;端盖为冠状结构,整个壳体呈蘑菇状。
进一步的,筒体与端盖之间设有连接盘,连接盘的下方联接筒体、上方联接端盖。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以及与其连接固定部分间设有防盗锁死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盗锁死机构包括防止连接盘与端盖相互周向转动的水平锁死机构、以及两者防止两者上下脱离的竖直锁死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锁死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对应设在连接盘以及端盖间的定位限位机构;所述的竖直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锁体以及与位于锁体的锁舌下方并与之配合形成锁死状态的锁止台。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盘与筒体对应设有至少一对螺栓孔,连接盘与筒体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盘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设备固定安装在一安装板上,安装板放置在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盘或者筒体至少一部件内设有与安装板对应设有至少一对插槽,安装板插设在插槽内。
进一步的,设有卡控制设备与电源间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位于连接盘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防潮板,所述防潮板固定在筒体内,并位于安装板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设备上有用于显示设备工作信息的至少一个显示装置,壳体上与此显示装置对应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三部分:位于外部的壳体、壳体内的控制设备、受卡控制的开关设备。
其中壳体承载控制设备便于使用,并对控制设备进行保护,防止盗取,同时,本装置用于田间,其摒弃了以往需要设置机井房的常规模式,占用的田地更少,节约了土地资源;控制设备主要用于接收卡信息,并由处理器根据刷卡信息向外发出信号,从而控制设备,达到控制的目的,当然,所述的开关设备可以为现有的受控设备,比如电磁阀、继电器、电机等。
为减少占地面积以及增加美观性,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由筒体以及筒体上端的端盖组成,两者拆卸式连接,方便控制设备置于筒体内部,本固定连接可以采用螺栓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比如铆接焊接等,且端盖与筒体之间可以留有缝隙,以便通风,类似于现有厂房的排气管道,也可不留有缝隙。
设有连接盘,连接盘的上端固定端盖,下方固定筒体,便于安装固定。
连接盘与冠状端盖的固定点设置在端盖内侧。
控制设备通过安装板进行固定,生产时将控制设备的元器件安装在车间安装固定在安装板上,使用时,将安装板置于壳体内即可;维修时,仅需要将安装板从壳体中取出进行维修即可,便于维修。
连接盘上设有插槽,其与安装板的两端进行对应,所述的对应是指安装板两端可以插入到插槽内起到固定和限位的目的。为方便安装板的安装以及不会对开关元件产生影响,本插槽设有两套,两套插槽呈一定的角度,方便在田间角度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田水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田水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