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1058.2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翟大成;刘能生;和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集热板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热板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心脏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热水器的质量。目前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都是检测集热板表面涂层对太阳光的吸收率α与反射率ε,检测要专用设备成本较高,且对检测的环境比如风速都有要求。该发明是对比检测对环境要求不高,是一种简便的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检测成本高或现场没有精密测试仪器的情况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和应用。装置简单,方法易行。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为:包括标准集热板2、检测集热板3和U型透明管5,U型透明管5通过固定装置6垂直地面固定,U型透明管5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管4连通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一端,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另一端均密封;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形状和面积相同。
所述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分别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标准集热板2串联连接,多个检测集热板串联连接。
所述U型透明管5的外壁表面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应用的具体步骤为:
(1)将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内部分别加满水,U型透明管5内部加水不超过管体总长度;
(2)将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放置在阳光下保持相同的角度和光照量,照射1~2小时,观察U型透明管5液面刻度变化,若U型透明管5连接检测集热板3的一端液面上升,则表明标准集热板2吸收率高,检测集热板3吸收率低,反之则表明标准集热板3吸收率低,检测集热板3吸收率高;若U型透明管内左右端液面刻度无变化,则两种集热板吸收率接近;
(3)将步骤(2)测试完毕的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移至室内放置0.5~1小时,观察U型透明管5液面刻度变化,若U型透明管5内连接检测集热板3一端的液面随刻度上升,则标准集热板2反射率低,检测集热板3反射率高;反之则表明标准集热板2反射率高,检测集热板3反射率低;若U型透明管5内左右端液面刻度无变化,则两种集热板反射率接近。
所述步骤(2)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在检测时将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正面面向南方,在夏季时,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与水平面的地理纬度角+11.75°,冬季时,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与水平面地理纬度角-11.75°;测试的时间为10:00~17:00。
所述冬季时阳光辐射能力低,为提高灵敏度,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选择面积比夏季时大的板材,或者是用多个标准集热板2串联、多个检测集热板3串联。
所述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在检测时需要选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检测环境周围无建筑物遮挡和热辐射源。
本装置及其应用可用于太阳能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基础研究及学生实验教学,实验结果较为直观,设备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太阳光,2-标准集热板,3-检测的集热板,4-软管,5-U形透明管,6-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所述范围。
实施例1:本实施例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包括一个标准集热板2、一个检测集热板3和U型透明管5,U型透明管5的外壁表面有刻度,U型透明管5通过固定装置6垂直地面固定,U型透明管5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管连通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一端,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另一端均密封;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形状和面积相同。
实施例2:本实施例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包括三个标准集热板2、三个检测集热板3和U型透明管5,U型透明管5的外壁表面有刻度,U型透明管5通过固定装置6垂直地面固定,U型透明管5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管连通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一端,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另一端均密封;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形状和面积相同。三个标准集热板2串联连接,三个检测集热板串联连接。
实施例3:本实施例太阳能集热板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包括一个标准集热板2、一个检测集热板3和U型透明管5,U型透明管5的外壁表面有刻度,U型透明管5通过固定装置6垂直地面固定,U型透明管5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管连通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一端,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另一端均密封;标准集热板2和检测集热板3的形状和面积相同,选择面积比夏季时大的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钳形表用上盖
- 下一篇:基于液体分子表面张力的毛细管微通道密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