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针状焦生产的过滤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0876.0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8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付东升;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37/02;C10B5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针状 生产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釜,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针状焦生产的过滤釜。
背景技术
针状焦是一种优质的炭素材料,主要是煤沥青或石油沥青的炭化产物,外观有金属光泽,细粉碎后呈针状微粒。针状焦是制造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优质原料,其制品具有电阻率小、热膨胀系数小、耐热冲击性强、机械强度高、抗氧化性能好等突出优点。采用高功率或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电炉炼钢时,可使冶炼时间缩短30~50%,节电10~50%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目前,电炉钢和精炼炉钢的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需求量十分可观,对针状焦原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针状焦生产装置包括三个单元:原料预处理、焦化、煅烧。原料预处理主要是去除煤焦油、煤沥青或回配沥青等原料中的喹啉不溶物(QI)等有害杂质,原料预处理常采用的方法有:溶剂处理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加氢法、改质法、溶剂-加氢法。其中过滤法是将煤焦油或煤焦油沥青加热后经过滤除去喹啉不溶物,得到产品精制沥青,属于单纯的物理方法,其优点是工艺比较简单,工艺参数容易控制。
过滤釜作为过滤法原料预处理单元的核心设备,其设备的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原料预处理单元的顺行及长周期运行问题。目前,过滤釜的结构还存在缺陷:单一以滤网作为过滤介质时,由于受滤网目数的限制,很难将原料中喹啉不溶物等有害杂质除尽;以滤网和助滤剂作为过滤介质时,又存在由于滤材层受力不均而缩短使用寿命并影响原料净化效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针状焦生产的过滤釜,从而有效解决煤焦油、煤沥青或回配沥青等原料在进料过程中对滤材层的冲击造成滤材层结构发生改变、进而缩短使用寿命并影响净化效果的问题。该过滤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原料净化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针状焦生产的过滤釜,包括过滤釜釜体、及设置于过滤釜釜体内的滤材层,所述过滤釜釜体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分布器、惰性气体进气口、惰性气体放气口和压力表;所述进料分布器伸入过滤釜釜体顶壁且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过滤釜釜体侧壁设置有滤渣出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釜釜体为立式空釜,釜体底部为锥形,釜体中部侧壁上的滤渣出口设有法兰密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分布器为圆盘状中空结构,圆盘体以圆心为中心向下倾斜5-10°;在圆盘体的下表面上均匀布有圆孔,圆孔的孔径分布沿圆盘径向自圆心至圆周依次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分布器圆盘体中心设连接管,连接管通过进料阀门与进料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惰性气体进气口和惰性气体放气口的管道上分别设有阀门。
所述滤材层由滤网和助滤剂组成,助滤剂均匀的铺在滤网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进料分布器,增大了进料的横截面积,大大减小了原料对滤材层的冲击,延长滤材层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
2、采用进料分布器,使原料进入设备时能均匀分布,提高了原料的净化效果;
3、以惰性气体做加压气体,对原料起到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料分布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进料分布器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进料分布器的结构仰视图。
图中:1-过滤釜釜体;2-进料口;3-进料阀门;4-进料分布器;5-惰性气体进气口;6-进气阀门;7-惰性气体放气口;8-放气阀门;9-压力表;10-滤渣出口;11-滤材层;12-出料口;13-出料阀门;14-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用于针状焦生产的过滤釜,该过滤釜釜体1为立式空釜,底部为锥形,中部设有带法兰密封装置的滤渣出口10。过滤釜釜体1内设置有滤材层11,滤材层11由滤网和助滤剂组成,助滤剂均匀的铺在滤网上。在过滤釜釜体1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分布器4、惰性气体进气口5、惰性气体放气口7和压力表9;其中,进料分布器4伸入过滤釜釜体1顶壁且与进料口2相连通;过滤釜釜体1侧壁设置有滤渣出口10,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上设有出料阀门13。
在惰性气体进气口5管道上设有进气阀门6,在惰性气体放气口7管道上设有放气阀门8,控制过滤釜内惰性气体的充气和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0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