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压取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7829.0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1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葛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创造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取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取样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压取样系统。
现有的取样系统由于采用自吸泵,使得管路中产生压力,从而使得水样抽取上来,随着使用时间,磨损会越来越大,导致管道内的压力不足,从而无法抽取到水样,而且水样是直接进入分析仪器,导致抽取的水样不均衡,最终影响了分析结果。
现有的取样系统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有:①无储水设备,不能够保证取到水样及取到的水样是均衡的;②无控制系统,无法进行采水及清洗管路的控制,不能将管路中的残液清除干净,保证取到的水样是最新的;③只能一条管路进行取样,单一,不能实现多路取样同时监测;④非集成化,都是到现场组装,缺乏规范。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无压取样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无压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和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控制柜和取样箱,所述取样箱左侧设有进样口和溢流口,右侧设有取样口,进样口通过进样管道连接一储水槽,储水槽连接取样口,进样管道上设有蠕动泵和过滤器,储水槽上部连通溢流口,下部设有残液口,所述残液口设有开关。
本实用新型组件少,只包括一体化取样系统、支架和底座,装配简单,只需几个螺母将组成部分连接即可使用,集成度高,解决了现有取样系统“非集成化,都是到现场组装,缺乏规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一个储水槽,通过蠕动泵将水样抽取到储水槽中,这样能够保证收取到水样,保证抽取到的水样均衡,解决了现有取样系统“无储水设备,不能够保证取到水样及取到的水样是均衡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控制系统,可以对蠕动泵进行控制,实现正向转动取样,反向转动清洗管路,保证管路中残液的清除,使得取到的水样是最新的,解决了现有取样系统“无控制系统,无法进行采水及清洗管路的控制,不能将管路中的残液清除干净,保证取到的水样是最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因设有储水槽,因此可以供多条管路同时取样,可以对同一时间、同一水样进行不同监测因子的分析,解决了现有取样系统“只能一条管路进行取样,单一,不能实现多路取样同时监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因设有储水槽,因此可以供多条管路同时取样,可以对同一时间、同一水样进行不同监测因子的分析,解决了现有取样系统“只能一条管路进行取样,单一,不能实现多路取样同时监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集成,安装方便,由于可以进行反向冲洗,对于管路内的残液可以清除干净,减少了残液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增强了准确性;安装了储水槽,实现了同一时间、同一水样的不同监测因子的分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无压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架2和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控制柜3和取样箱4,所述取样箱4左侧设有进样口5和溢流口6,右侧设有取样口7,进样口5通过进样管道8连接一储水槽9,储水槽9连接取样口7,进样管道8上设有蠕动泵10和过滤器11,储水槽9上部连通溢流口6,下部设有残液口12,所述残液口12设有开关13。
如图1、图2所示,控制柜3控制蠕动泵10的转动方式:正转、反转、手动/自动。正转时实现水样抽取,反转时实现管路冲洗。取样装置内设有过滤器11和储水槽9,用于过滤和储存抽取到的水样;过多的水样可以从储水槽9上部的溢流口6自动溢流出,储水槽9下部有一个残液口12,通过残液口开关13可以将残留液体排除管路;取样装置左侧有进样口5和溢流口6,从外部抽取水样时通过进样口5进行,多出的水则通过溢流口6自动溢出;取样装置右侧有一个取样口7,连接分析仪器的取样管道。
整个取样过程如下:
如图1、图2所示,经蠕动泵10驱动,通过进样口5将水样抽取进取样系统中,经过过滤器11的过滤,水样储存在储水槽9中。分析仪器的采样管通过取样口7在储水槽9中取样进行分析。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创造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创造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7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层锚杆应变测试箱
- 下一篇:应用于三维四轮定位系统中的反射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