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除尘装置的茶叶色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039.1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8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祥;吴其瑞;宋建雄;谢霖霖;陈竞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奇隆翔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000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除尘 装置 茶叶 色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具有除尘装置的茶叶色选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茶叶因具备天然、健康、饮用方便等特性,人们对茶饮产品更加亲睐,对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茶叶从采摘到成品,其中可能会有一些杂质或者品相不好的茶叶混入其中,于是有人发明了茶叶色选机,茶叶色选机是指利用茶叶中茶梗、黄片与正品的颜色差异,使用高清晰的CCD光学传感器对茶叶进行精选的高科技光电机械设备。其原理是茶叶从顶部的料斗进入机器,通过振动器装置的振动,被选物料沿通道下滑,加速下落进入分选室内的观察区,并从传感器和背景板间穿过。在光源的作用下,根据光的强弱及颜色变化,使系统产生输出信号驱动电磁阀工作吹出异色茶叶吹至接料斗的废料腔内,而好的茶叶继续下落至接料斗成品腔内,从而达到选别的目的。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内部灯管使用时间过长或者是CCD前透光板上灰尘过多使光线亮度下降,从而影响CCD镜头的识别,影响整机工作效率,目前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机器运行一段时间后,采用人工的方式除去CCD镜头前玻璃上的灰尘,这样的清理方式需要将整机停下来,浪费人力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申请号为200920121732.0的专利文献在CCD镜头玻璃处设置自动清灰装置,虽然该装置对清除CCD镜头前的灰层效果显著,但是该清灰装置设置在色选系统内,对粉尘较多的茶叶该装置内部电机工作负荷过大,不利于机器的长时间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尘装置的茶叶色选机,克服现有茶叶色选机中的除尘装置工作负荷大,不利于长时间工作的缺陷,通过在色选系统外设置一个除尘装置去除预备进行色选的茶叶中的粉尘,保证茶叶色选机长效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尘装置的茶叶色选机,包括色选系统,此外还包括独立于色选系统外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含除尘管道、除尘器、过滤口和进料斗,色选系统安装于茶叶色选机的中心位置,除尘管道安装于进料斗底部,除尘管道与进料斗连接处设有过滤茶叶的过滤口,除尘管道连接外部的除尘器。
采用上述结构,茶叶由进料斗进入茶叶色选机,茶叶表面的灰尘在经过除尘管道与进料斗的接口处时,会在除尘器的作用下被吸附,减少进入色选装置的茶叶的灰尘,进而提高了色选的准确率,保证茶叶色选机的长效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种具有除尘装置的茶叶色选机,包括色选系统1,此外还包括独立于色选系统1外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含除尘管道2、除尘器3、过滤口4和进料斗5,色选系统1安装于茶叶色选机的中心位置,除尘管道2安装于进料斗5底部,除尘管道2与进料斗5连接处设有过滤茶叶的过滤口4,除尘管道2连接外部的除尘器3。茶叶由进料斗5进入茶叶色选机,茶叶表面的灰尘在经过除尘管道2与进料斗5的接口处时,会在除尘器3的作用下而被吸附,减少进入色选装置的茶叶的灰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奇隆翔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奇隆翔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光模块
- 下一篇:用于车辆前灯的前灯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