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棚黄瓜落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6411.6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7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顾健宇;顾金锁;李慕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健宇 |
主分类号: | A01G9/12 | 分类号: | A01G9/1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3000 山西省临汾市侯***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棚 黄瓜 落蔓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蔓类植物攀附工具领域,具体涉及大棚黄瓜落蔓器。
大棚蔬菜的种植中,蔓类蔬菜的种植有一项不可或缺的工序——落蔓,适时落蔓,降低植株的高度,是实现温室蔓类蔬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一般大棚黄瓜每年需五次落蔓,落蔓方式主要是人工落蔓和半自动落蔓。
人工落蔓劳动强度最大、最繁琐,用工最多。据统计:每年因人工落蔓所产生的工时费以及人工落蔓操作时发生的断苗、歇蔓而影结瓜采瓜的综合损失,平均每株约0.5元,不但直接影响到大棚黄瓜种植的经济效益,而且增大了管理成本。
半自动落蔓采用落蔓装置或吊蔓装置,可以实现手工收放吊绳,方便快捷,不伤植株,极大的实现了温室蔓类蔬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公告号为 CN202617775U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黄瓜落蔓器和公告号为CN202035332U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蔓类植物吊蔓装置使用后只能人工回绳,速度慢,效率低,工作量大;其中公告号为CN202035332U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蔓类植物吊蔓装置还由于一侧没有挡板,使用时吊绳容易滑落,造成缠结。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和回收方便的落蔓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大棚黄瓜落蔓器,包括外壳和卷筒,所述外壳为只有一个端面的柱状壳体,外壳的圆周面上设置有挂钩和与挂钩相对设置的吊绳出孔,所述外壳的圆周面上开有多个视窗;所述卷筒通过销钉安装在外壳内部,销钉与卷筒固定连接,销钉与外壳的端面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卷筒两端分别设有外侧挡板和内侧挡板,卷筒上缠绕有吊绳,吊绳的端头从吊绳出孔中穿出,内侧挡板与外壳的端面之间固定有棘轮,与棘轮相互配合的止动棘爪铰接在外壳和内侧挡板之间;止动棘爪穿过外壳上开的长孔伸出外壳外部。
所述视窗的数量为1~6个。
所述卷筒上外侧挡板的中部设置有回转台。
所述的回转台为空心的正六棱柱。
在使用时,将挂钩悬挂于蔓类蔬菜的上方,旋转止动棘爪使之离开棘轮,此时可以实现吊绳的释放和回收,将吊绳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将止动棘爪复位,回到竖直位置,此时止动棘爪与棘轮处于相互配合制动状态,卷筒无法转动释放吊绳。落蔓时,进行上述同样的操作。
在使用时,将挂钩悬挂于蔓类蔬菜的上方,旋转止动棘爪使之离开棘轮,此时可以实现吊绳的释放和回收,将吊绳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将止动棘爪复位,回到竖直位置,此时止动棘爪与棘轮处于相互配合制动状态,卷筒无法转动释放吊绳。落蔓时,进行上述同样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用完后采用配有与回转台相适应的内六角转头或与六棱中心通孔相适应的六角转头的电动卷绳机将吊绳收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彻底免除了人工落蔓,在日常的掐丝绕蔓时就可以随手放蔓,直接节省人工落蔓工费平均每株约0.3元。
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小幅度、多次随时放蔓,对瓜蔓无损伤,不歇蔓,相对于人工落蔓时的伤苗、断苗、歇蔓等因素,平均每株可少损失约0.2元。
3.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瓜蔓高度一直保持在最佳结瓜高度,每年使采摘期比人工落蔓相对多40天。增产效果明显巨大,保守估计平均每株可多收益3元以上。
4.本实用新型不但省时、省工,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一次投入,多年使用,当年投入,当年收益。
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后可以采用电动卷绳机自动收卷吊绳,卷绳速度快、效率高,省时省力,工作强度低。
以上有益效果中所列出的节省、少损失或多收益等的金额为大棚黄瓜种植的增益成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卸掉外壳后的右视图。
图中:1为外壳,2为卷筒,3为挂钩,4为吊绳出孔,5为视窗,6为外侧挡板,7为内侧挡板,8为回转台,9为棘轮,10为止动棘爪,11为销钉,12为支柱,13为长孔,14为吊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健宇,未经顾健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6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智能滴灌控制系统
- 下一篇:稻麦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