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排气电加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0590.2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2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江慎楠;周广彦;刘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03;H05B3/4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1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太阳能 空集 热管 排气 加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加热烘烤排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关于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按照热利用的不同,分为低温热利用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中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和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中后者简称高温管,其工作温度为300℃——500℃,由于温度较高,从而使其能够应用于热发电等领域,前景广阔。
由于高温管产品与普通(中低温)集热管相比,工作温度大大提高在300℃——500℃,因此高温管的内管材质选用不锈钢。与硼硅玻璃相比,不锈钢的放气量极大,并且不锈钢的排气烘烤温度大于硼硅玻璃能承受的最高温度,而排气工序在作为内管的不锈钢管和作为罩玻璃管的硼硅玻璃管装配完成后进行抽气时进行的,如果在较低的温度或者说在低于硼硅玻璃管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排气,其排气效果必然不佳。但为了保护罩玻璃管,当前采用与普通集热管一样的排气方式,即对集热管整体烘烤加热的方式进行烘烤排气,因此达不到不锈钢内管的除气温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找到一种能够提高内管,也就是不锈钢内管温度的加热设备,以用于改进高温管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普通集热管与高温管采用内外管整体加热的方式,该种加热方式应用于高温管生产会有以下不利影响:
1、不锈钢内管除气效果差:目前高温管排气设备均采用内外管同时烘烤加热的方式,由于高温管的罩玻璃管采用硼硅玻璃,受硼硅玻璃侧限制,当前高温管的排气烘烤温度远低于金属的最佳去气烘烤温度,导致不锈钢内管除气效果不理想。
2、排气工艺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由于当前的高温管排气烘烤温度远低于不锈钢的最佳出去温度,因此只能通过延长工时的方式保证除气效果,最终导致高温管排气工艺时间偏长,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有必要寻找到了对不锈钢内管直接加热的装置,在新能源应用进程越来越紧迫的当前,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可使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加热的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加热结构,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排气电加热结构,配置有一对加载于不锈钢内管两端的电极和输出连接该对电极的电源。
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依据本实用新型,把电压加载到不锈钢内管上,使其变成一个加热电阻,也就是单独对不锈钢内管进行加热,从而不仅整体能耗低,而且由于排气在抽气的中后期进行,真空室可以有效地降低热对流,而罩玻璃管与不锈钢内管间封接的封接件的热传导有限,对不锈钢内管的在放气温度下的加热对罩玻璃罐几乎没有影响,从而可以保证对不锈钢内管的加热温度达到排气所需的最佳加热温度,保证了集热管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不锈钢内管的温度较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排气完毕,降低了工时,提高了排气的效率。
上述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排气电加热结构,所述电源设有输出功率调整装置。
上述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排气电加热结构,还设有探入不锈钢内管的测温探头,而所述电源配有控制装置而形成主控电源,且输入端连接有所述测温探头,形成加热温度的闭环控制装置。
上述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排气电加热结构,所述测温探头为热电偶。
上述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排气电加热结构,所述主控电源上设有显示屏。
上述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排气电加热结构,所述电极为导电夹。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排气电加热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主控电源,2、温控表,3、连接电缆,4、导电夹,5不锈钢内管,6测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附图1所示的一种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排气电加热结构,其采用电加热装置,直接对不锈钢内管进行加热,且采用以下方式:配置有一对加载于不锈钢内管两端的电极和输出连接该对电极的电源。
在以上结构中需要考虑一下问题,首先是不锈钢内管自身作为加热电阻的可行性。不锈钢是电的良导体,为了能够有效对低阻值对象进行加热,需要加以匹配的提高电源的功率。
加热时可以采用照明电源,也就是220V电源,也可以采用动力电源,即380V电源、420V电源或者660V电源,大多数工厂采用380V电源,发明人认为需要降压使用,原因在于不锈钢电阻率较小,匹配低压大电流的电源更合适。因此,在使用动力电时,最好配置变压器,在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产生低压大电流的电源。
另一方面,在面对低压大电流的工况时,连接电源与所述电极的导线应增大断面尺寸,减少传输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0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钛硼线材在线添加装置
- 下一篇:水冷壁废锅流程的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