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控电液混合驱动板料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805.4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4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汪立新;李振光;雷斌华;温峰虎;王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锡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20181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控电液 混合 驱动 板料 折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机,尤其涉及一种轴控电液混合驱动板料折弯机。
背景技术
当前的电液同步板料折弯机广为采用的是交流电机驱动液压系统,该类驱动系统设备在实际工作时或工作准备时间,交流电机必须长期处在运行状态,液压油也始终处在不停地循环状态,设备长期处在如此工作状态,不但造成电能源浪费,也大大降低液压油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响应时间短、控制精度高的轴控电液混合驱动板料折弯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控电液混合驱动板料折弯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上的数控系统、设置在机体两侧的侧板、位于机体下方的立板、位于立板上方的滑板、设置于机体油箱两侧的油缸,还包括与数控系统相接的液压系统和伺服电机、以及与所述伺服电机相接的油泵;所述液压系统与油泵、油箱相接,所述油缸的油缸活塞杆与所述滑板相连接。
所述液压系统设置于油箱的顶部。
所述伺服电机为交流电机。
所述伺服电机与油泵为一组,共计两组,对称设置在油箱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响应时间短,控制精度高:与传统的比例伺服阀相比,轴控电液混合驱动系统的响应时间更短,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001mm级别;驱进和返程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伺服电机转速高、扭矩大);
2)节能:伺服电机可以实现在通电状态下静止不动,减少了空运转,节省了30%的电能消耗。据国外资料介绍,正常使用状态下可以节约30%的电能。
3)环保、噪音低:由于没有空运转,减少了发热,液压油使用量可以大大降低,为一般折弯机液压油量的50%,节省了机床的维护成本,运行成本非常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气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轴控电液混合驱动板料折弯机,包括机体1、设置在机体1上的数控系统、设置在机体两侧的侧板11、位于机体1下方的立板12、位于立板12上方的滑板13、设置于机体油箱14两侧的油缸15,还包括与数控系统相接的液压系统2和交流伺服电机3、以及与所述伺服电机3相接的油泵4;液压系统2设置于油箱14的顶部,伺服电机3与油泵4为一组,共计两组,对称设置在油箱14的两侧。液压系统2与油泵4、油箱14相接,油缸的油缸活塞杆与滑板1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折弯机的数控系统为DNC880S数控系统,该系统根据用户编制的折弯程序能自动计算出工件的折弯力,及快慢速转换的距离等相关参数。根据折弯机的工作状态可分为快下,慢下,保压,泄荷,返程。
如图2所示,当折弯机机床处于工作状态时,DNC880S数控系统会发出0~±10V的模拟量给油泵的驱动器,配合液压油路控制单元的工作,交流伺服电机处于高速运转,同时通过光栅尺的反馈,DNC880S数控系统会实时的调整发出的模拟量大小,从而使机床工作更快更稳定,控制的折弯精度也就更高了。
当机器处于启动或停止状态时,伺服电机不转动,机器不动作。与同类机床相比大大节省了电能。
机床快速下行时压力油通过液压阀组进入油缸上腔,油缸下腔的油液经液压阀组返回到液压泵中。机器的滑板因自重快速下降,被打开的充液阀对油缸上腔进行充液。
机器低速工进时,压力油通过液压阀组流入油缸上腔继续推动滑板下降。当机器返程时压力油经液压阀组
油缸下腔,油缸活塞杆拉动滑板上升,油缸上腔油液通过已被控制油打开的充液阀流回油箱,到此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主油泵的流量通过伺服电机的转速控制,而滑板的上下则通过油泵的正反转实现,伺服电机的使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转速进行在有限范围内的无限调节,相应油泵也达到了流量的无限调节,因此滑块的位置也得到了精准的控制,省去了以往控制滑板位置的比例阀,因而液压系统的抗污染能力也发大大提高。由于伺服电机可以达到很高的转速,所以油泵可以实现小排量大流量的效果,油泵排量的减小相应就是噪音的降低,以上所有的硬件配置,实现了该设备在节能方面的优越表现。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锡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锡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折弯模具
- 下一篇:矫直辊全自动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