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压供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9801.2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8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孟元;周萌;孙书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恒压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恒压供水方式主要有气压罐方式和变频调速方式。与气压罐方式相比,变频调速方式具有节约能源、运行稳定可靠等优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成为了恒压供水方式的主流。
目前国内有不少公司在做变频恒压供水的工程,但在控制器的选用上,都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在变频恒压供水的实际应用中,变频器一般仅作为执行机构,需要压力控制器实现闭环控制,且一台变频器只带动一个水泵机组,几乎没有一台变频器拖动多个水泵机组的情况,因而控制器和变频器的投资成本高。有些系统不能根据实际供水需求改变电机的投入数量和工作状况,因而运行效率不高,整个系统的动态性、稳定性以及抗干扰性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指标远没有达到所有用户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恒压供水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恒压供水系统,包括:
传感器,适于从水管管网中采集数据;
主控模块,分别连接A/D模块和D/A模块,A/D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传感器,主控模块适于基于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产生控制信号;和
变频电机和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D/A转换模块,变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变频器适于接收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变频电机适于由变频器的控制来带动水泵组运转。
可选的,所述的恒压供水系统还包括:
与主控模块连接的掉电存储单元和人机交互模块。
可选的,主控模块采用芯片U1,芯片U1的型号为AT89C52;D/A模块采用芯片U3,芯片U3的型号为DAC0832;变频器优选型号为FR-A540-5.5K-CH;
D/A模块将U1的输出控制电压D/A转换后输入变频器,使变频器根据输入电压的不同来改变变频电机的频率和转速,从而实现反馈控制水管管网的水压。
可选的,掉电存储单元采用芯片U4,芯片型号为X5045;
所述U1的1脚与U4的复位引脚RESET连接,U1的2脚与U4的串行输出引脚SO连接,U1的2脚与U4的串行时钟引脚SCK连接,U1的3脚与U4的串行输入引脚SI连接,U1的4脚与U4的芯片选择引脚连接,U1的9脚分别与U4的写保护引脚复位引脚、电源引脚连接;
U4适于在上电后自动产生复位信号,从而实现了单片机的上电自动复位;当电源VCC低于规定值时,产生复位信号,从而实现系统电源的掉电复位。
可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按键模块和显示模块;
按键模块采用独立式键盘,由四个按键和四个电阻组成,适于设定水压初始值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水压值;
显示模块采用LED显示器。
可选的,所述的变频电机为YVP系列变频电机;
所述的变频器为FR-A540-5.5K-CH型号变频器。
可选的,所述的A/D模块采用芯片U2,芯片型号为MAX187。
可选的,变频电机有多个,多个电机均能工作于工频与变频状态;
主控模块适于根据供水需要产生控制信号给变频器,由变频器控制多个电机运行。
可选的,所述变频器与工频电网相连。
可选的,在AT89C52与LED之间连接有移位存储器,采用芯片U5,芯片型号是74LS164。
所述的变频电机优选YVP系列变频电机,YVP系列变频电机是一种交流、高效、节能型调速电动机,专为匹配变频调速设计制造,是机电一体化的调速节能新产品。
所述的变频器优选FR-A540-5.5K-CH型号变频器。FR-A540-5.5K-CH型号变频器与YVP系列变频电机配合使用,完全达到工艺要求。
所述的传感器优选航天701所Y2D-F压力变送器。Y2D-F系列压力变送器选用美国进口扩散硅压力芯片,灵敏度高、精度高、抗超载能力强。
MAX187为串行A/D转换器,具有集成度高,价格低等优点。
由于DAC0832是电流输出型D/A转换芯片,为了取得电压输出,可以在电流输出端接运算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性价比优越的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一台变频器可以控制多台电机运作,并且每台电机均可以工作在工频或者变频状态,具有很高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控制器选用性价比优越的单片机,且一台变频器可控制多台电机运行,降低了投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9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