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棉椒立体种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9138.6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0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尹洪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洪雨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8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种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椒立体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中,棉花一般都采用单一种植,由于其对阳光需求高,必须保证较大的行距才能保证棉花的结果率,而由于地面行株间的空置区域大,进而造成田地资源的浪费。朝天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其对阳光需求低,根系较棉花浅,其生长条件与棉花正好互补,如合理套种,对地面、阳光及水肥等资源综合利用,势必可达到增产、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局合理,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棉椒立体种植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棉椒立体种植系统,在地面上设有田埂,田埂上设有排水口,田地内设有引水沟,田地的地面上覆盖地膜,并间隔分布多个棉株单元和椒株单元;每个棉株单元内设有两行棉株,行距为45cm-55cm;每个椒株单元内设有三行椒株,行距20cm-28cm;相邻的棉株与椒株行距为55cm-65cm;地面以下为深松层,深松层中下部设有钾肥层、有机肥层及鳞肥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棉株单元和椒株单元间隔分布,保证了棉株间的行距,且由于棉株较高,可充分利用椒株以上的空间,阳光照射面大,有利于提高结果率;椒株较为低矮,可充分利用棉株枝杈以下的空间,其获得的阳光少,恰好满足其弱光习性,可保证其产量;同时,由于棉株根系深,椒株根系浅,加之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层施肥,可保证两者对地下的水肥需求不冲突;由此做到了对地上空间、阳光及地下水肥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面上的示意图。
图2为地下剖视图。
图中,1、棉株单元,2、地面,3、田埂,4、引水沟,5、排水口,6、椒株单元,7、棉株,8、椒株,9、深松层,91、钾肥层,92、有机肥层,93、鳞肥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所示,地面2上设有田埂3,田埂3上设有排水口5,田地内设有引水沟4,田地的地面2上覆盖地膜,以便提高地温。地面2上间隔分布多个棉株单元1和椒株单元6;每个棉株单元1内设有两行棉株7,行距a为45cm55cm;每个椒株单元6内设有三行椒株8,行距b为20cm-28cm;相邻的棉株7与椒株8行距c为55cm-60cm,由此来合理利用地面上的空间以及阳光资源;地面2以下为深松层9,通过分层施肥,在深松层9中下部形成钾肥层91、有机肥层92及鳞肥层93,以便满足棉株7和椒株8对肥质的不同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洪雨,未经尹洪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9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查询通话相对方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移动终端和提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