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隔热管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8865.0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卷新;许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凌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12 | 分类号: | F16L59/12;F16L59/02;F16L5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介质传输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高效隔热管托。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可以利用的能源越来越紧张,全社会都在呼吁节约能源,各个行业都是如此,而做为传输能源装置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管托作为传输能源的基本装置,现在已经非常普遍的使用。现有的管托多是在管道与抱箍之间设置隔热层以此来减少管道传输热量时的损失,现有的隔热层有单层隔热层和双层的隔热层,单层的隔热层隔热效果不明显,现有的双层隔热层在安装时多为分离式安装,安装非常不方便,且分离式安装的双层隔热层的性能不稳定,容易脱落,导热系数高,隔热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性能稳定、导热系数低,隔热效果好的高效隔热管托。
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隔热管托,包括底板、上抱箍、下抱箍、紧固件和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括硬质隔热层和软质隔热层,所述下抱箍和上抱箍通过紧固件连接为一整体抱箍且固定支撑在底板上,所述硬质隔热层和软质隔热层依次紧密的套在抱箍内。
作为优选,所述硬质隔热层的厚度为50-120mm。
作为优选,所述软质隔热层为3mm的硅酸铝阻热带隔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软质隔热层的内壁还设有欧文斯保温离心棉。
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层为硬质隔热层和软质隔热层的组合隔热层,两种隔热层依次紧密的套在抱箍内,且软质隔热层为3mm的硅酸铝阻热带隔热层并与硬质隔热层为一体化整体浇注,这样不仅能有效的防止硬质隔热层的破碎和脱落,而且能降低摩擦系数,使隔热效果达到最佳。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硬质隔热层与软质隔热层一体化浇注,承载压力大,适应性强,传输性能稳定,导热系数低,隔热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高效隔热管托,包括底板1、上抱箍2、下抱箍3、紧固件4和隔热层,隔热层包括硬质隔热层5和软质隔热层6,下抱箍2和上抱箍3通过紧固件4连接为一整体抱箍且固定支撑在底板1上,硬质隔热层5和软质隔热层6依次紧密的套在抱箍内。
作为优选,硬质隔热层5厚度为50-100mm。
作为优选,软质隔热层为3mm的硅酸铝阻热带隔热层。
作为优选,软质隔热层6的内壁还设有欧文斯保温离心棉7。
工作原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为硬质隔热层和软质隔热层的组合隔热层,两种隔热层依次紧密的套在抱箍内,且软质隔热层为3mm的硅酸铝阻热带隔热层并与硬质隔热层为一体化整体浇注,这样不仅能有效的防止硬质隔热层的破碎和脱落,而且能有效的缓冲管道外壁与硬质绝热层之间的摩擦,大大增加了管道运行时的安全性。
另外在软质隔热层的内壁设有一层欧文斯保温离心棉,有附加隔热的效果;且在下抱箍通过四条焊缝与管道进行直接联接,底板与预埋件直接满焊,在保障隔热效果的同时也保证能够满足轴向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凌管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凌管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8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密封阀
- 下一篇:高压柱塞泵用差压式高保压溢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