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管圆螺纹长度比对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548.5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冯波;闫永军;朱建国;陈洁;耿玉娟;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螺纹 长度 样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油管螺纹尺寸检验用比对测量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油井管圆螺纹长度比对样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石油钻探的油管的密封性能与油管螺纹质量的好坏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为了使石油钻探生产中使用的油管满足要求,对油管螺纹参数进行相应检测就显得尤为必要。现有技术中对油管螺纹参数进行检测通常使用深度卡尺,但因螺纹表面螺旋线基本相同,用肉眼观察很难得到螺纹参数(管端至手紧面长度L1、有效螺纹长度L2、管端至消失点总长度L4、从管端起全顶螺纹最小长度Lc)的准确数据,人为误差不可避免,给螺纹检验的质量控制带来很大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油井管圆螺纹长度比对样板,该比对样板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实现对油管螺纹参数的准确测量及判定。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油井管圆螺纹长度比对样板,其特征在于:样板本体具有径向向外的样板台肩和轴向延伸的底板,所述样板台肩内侧为管端基准面,样板本体顶端至管端基准面处的锥度为1:16,所述底板从与样板台肩相连端起向外延伸,所述底板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在底板上第一台阶下方设置第一刻度线,在第二台阶下方依次设置第三刻度线、第二刻度线,在第二台阶上方依次设置第四刻度线、第五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样板本体呈L型,并且,样板台肩垂直于样板本体的底板。所述管端基准面与第一台阶间的距离与标准油管从管端起全顶螺纹最小长度Lc相等。所述管端基准面与第一刻度线的距离与标准油管管端至手紧面的距离L1相等。所述管端基准面与第三刻度线的距离与标准油管有效螺纹长度L2相等。所述管端基准面与第五刻度线的距离与标准油管管端至消失点总长度L4相等。所述第二台阶和第二刻度线分别为第三刻度线的上、下公差线。所述第四刻度线与底板外端面分别为第五刻度线的上、下公差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不仅适应于油管螺纹还适应于套管圆螺纹、管线管螺纹的快速测量,通用性强;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靠,且能实现快速测量及判定;同时此测量装置消除了卡尺沿螺纹母线测量与轴线测量值之间的差值,提高了检测精度,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大大节约石油管行业螺纹的测量费用,还需提到一点的是本实用新型稳定性高、无需维修,加工精度满足0.01mm即可,满足长期使用要求,大大节约量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包括管端基准面1、锥度面2、管端至手紧面长度L1、全顶螺纹最小长度Lc、有效螺纹长度L2、管端至消失点总长度L4、第二刻度线7、第三刻度线8、第四刻度线9、第五刻度线10、样板本体11、样板台肩12、底板13、第一台阶14、第二台阶15、第一刻度线16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井管圆螺纹长度比对样板,样板本体11具有径向向外的样板台肩12和轴向延伸的底板13,所述样板台肩12内侧为管端基准面1,样板本体11顶端至管端基准面1处的锥度为1:16,所述底板13从与样板台肩12相连端起向外延伸,所述底板13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14和第二台阶15,在底板13上第一台阶14下方设置第一刻度线16,在第二台阶15下方依次设置第三刻度线8、第二刻度线7,在第二台阶15上方依次设置第四刻度线9、第五刻度线10。
所述样板本体11呈L型,并且,样板台肩12垂直于样板本体11的底板13。
所述管端基准面1与第一台阶14间的距离与标准油管从管端起全顶螺纹最小长度Lc相等。所述管端基准面1与第一刻度线16的距离与标准油管管端至手紧面的距离L1相等。所述管端基准面1与第三刻度线8的距离与标准油管有效螺纹长度L2相等。所述管端基准面1与第五刻度线10的距离与标准油管管端至消失点总长度L4相等。所述第二台阶15和第二刻度线7分别为第三刻度线8的上、下公差线。所述第四刻度线9与底板13外端面分别为第五刻度线10的上、下公差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相关尺寸及公差固定在金属比对板上,同时也采用了与待测产品相同的锥度,消除了传统测量方法,因待测产品具有锥度所带来的影响,在其和外螺纹表面进行比对检测,定位简单准确,检测可靠。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样板本体11的管端基准面1卡在待测螺纹的管端上,将与待测外螺纹锥度相同的锥度面2放置在产品外螺纹表面上,并且,放置方向垂直管端面,通过样板本体11上的台阶及刻度线即可快速判定待测产品螺纹参数,无需像使用深度游标卡尺那样,对每个参数进行测量,也避免了卡尺沿螺纹母线测量与轴线测量之间的误差影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聚能罩光学采集自动跟踪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室内回风的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