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性能保温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5092.0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6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舒子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子杨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C1/40;E04B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葛强;方挺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保温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保温砖多采用在水平砌面上设置多个通孔的结构,在此结构中,在水平砌面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通孔间隙较大,并且其通孔间隙所形成的传导路径多为直线,从而使内侧面热量沿直线传导路径快速散发,虽然其中的通孔会起到一定的阻热作用,但由于保温砖本身结构强度的需要,因此要求预留较大的通孔间隙用于强度支承,从而使通孔不能占据较大面积,最终无法通过通孔进行有效的阻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保温砖。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温砖,在水平砌面上包括多个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的多个纵行平行于外侧面边缘,所述通孔的多个竖向排列包括:对齐和错开排列,使所述水平砌面的外侧面向内侧面,延展的多条通孔间隙形状为曲线和直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纵行包括:第一纵行及第二纵行,所述第一纵行与第二纵行分别包括:多组通孔,所述第一纵行的一组通孔中的两端通孔与所述第二纵行的一组通孔中的两端通孔对齐,所述第一纵行的一组通孔中的中间通孔与所述第二纵行的一组通孔中的中间通孔错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纵行的一组通孔中的一端通孔形状与所述第二纵行的一组通孔中的一端通孔外形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泡沫聚乙烯材料,所述泡沫聚乙烯材料填充于所述第一纵行的通孔中及所述第一纵行与所述第二纵行对齐并外形相同的通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砌面的长×高为240mm×11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为方孔、圆孔或异型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纵行的一组通孔数量为6个,所述第二纵行的一组通孔数量为5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纵行的一组通孔的长×高为10mm×5mm,所述第二纵行的一组通孔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高为10mm×5mm,所述第二通孔的长×高为5mm×5mm,所述通孔的间隙为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砌面上的内侧面距通孔距离及外侧面距通孔距离为:1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砌面上的两垂直砌面距通孔距离为:17.5~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保温砖通孔排列的设计,使水平砌面的外侧面向内侧面延展的多条通孔间隙形状为曲线和直线,其中曲线可有效阻断热量的散发的效果,直线可对保温砖的结构进行支承,在保证高孔隙率的同时,使保温砖结构可达到一定强度。从而在提供保温隔热性能的同时节约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高性能保温砖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高性能保温砖的水平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高性能保温砖填充泡沫聚苯乙烯材料后的水平砌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保温砖的轴测图,保温砖包括外侧面11(用于建筑物保温外层砌筑后,朝向建筑物外侧)、内侧面12(用于建筑物保温外层砌筑后,朝向建筑物内部)、两个平行的水平砌面13(水平砌筑面)及两平行垂直砌面14(垂直砌筑面)。在两水平砌面13之间上包括多个方形通孔15,该多个方形通孔15在水平砌面13上呈纵、竖向排列形式,其纵行平行于砖体的内侧面(或外侧面11)12的上边缘16,其方形通孔15的竖向排列包括对齐和错开两种排列形式,从而形成两种类型的通孔间隙,即对齐通孔间隙17及错开通孔间隙18。通过上述的通孔排列方式,由于通孔间隙18为曲线,因此增长了水平砌面13上从内侧面12至外侧面11的热传导路径,使热不易传导,并有效利用中间的通孔阻断了直线导热方向上的传导路径。同时,在上述直线通孔间隙17中布置曲线通孔间隙18,在水平砌面13上形成纵向及竖向的支承结构,保证保温砖具有较好的支承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温砖可使用于多种建筑结构中。根据一般建筑场合的需要,保温砖的水平砌面外围尺寸(即长×高)可选用240mm×115mm,或根据需要给予定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子杨,未经舒子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5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砂芯涂料流平装置
- 下一篇:钢结构斜屋面仿古铝瓦施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