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食物垃圾处理系统上的水渣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038.0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5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邓燕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燕钧 |
主分类号: | B01D29/11 | 分类号: | B01D29/11;B01D29/9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物 垃圾处理 系统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食物垃圾处理系统上的水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家庭日常生活产生的食物垃圾,如每餐吃剩的残渣食物、残菜、瓜皮、果屑等,其处理方式大多为将其装在塑料袋内,置于室内一角或堆放在楼道角落,再由清洁工人转到垃圾站处理。此处理方式不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处理环节多、周期长,食物垃圾容易在塑料袋内腐烂变质,产生恶臭,滋生害虫、细菌,既影响环境卫生,又容易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垃圾塑料包装袋很难降解,必然再次造成环境污染。
针对食物垃圾的处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可以将废弃食物破碎成粒状或糊状,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大大减轻了食物垃圾处理的工作量。但是现在的处理器处理效率低,不能满足工厂食堂、餐厅等餐厨垃圾较多的单位,同时处理后的水渣混合物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不能对残渣回收利用,还会在城市的下水道内堆积腐烂变质,造成局部的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处理效率高的食物垃圾处理系统,其能够对处理后的残渣进行回收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同类产品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提供一种用于食物垃圾处理系统上的水渣分离装置,该水渣分离装置能对废弃食物垃圾处理后的水和渣进行分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食物垃圾处理系统上的水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渣分离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外管和螺旋杆,螺旋杆设置在外管内且由一电机驱动,外管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水渣进口和排渣口,在外管的下弧面上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螺旋杆由转轴和螺旋叶片构成,螺旋叶片固定在转轴上,转轴在所述电机驱动下旋转。
所述排渣口上还设有一压力积存器。
所述排水口为均布在外管下弧面上的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快速对粉碎后的废弃食物进行水和渣进行分离,可对分离后的水和渣分类回收。通过设置在外管内的螺杆转动,挤压垃圾残渣移动并在压力作用下由排渣口排出,而水则透过外管下弧面上的排水口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叙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食物垃圾处理系统上的水渣分离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外管1和螺旋杆2,螺旋杆2设置在外管1内且由一电机3驱动。外管1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水渣进口11和排渣口12,在外管1的下弧面上设置有排水口13;排水口13为均布在外管下弧面上的出水孔。
在排渣口12上还设有一压力积存器4。上述螺旋杆2由转轴21和螺旋叶片22构成,螺旋叶片22固定在转轴21上,转轴21在电机3的驱动下旋转,从而带动螺旋叶片22转动。工作时,经过粉碎处理后的食物垃圾水渣由水渣进口11进入,然后由螺旋杆2推送,在压力推送下,垃圾渣则从压力积存器4挤出,水则在推送过程中由出水孔流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燕钧,未经邓燕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喷枪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警示标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