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矫直机钢板翘头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186.0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0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旭峰;孙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B21D5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肖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矫直机 钢板 翘头防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矫钢板翘头防撞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矫直机钢板翘头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厚板生产企业冷矫直机每日的产能不断增加,冷矫直机的使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冷矫直机安装在定尺剪后,用于对镰刀弯、边浪、中浪钢板进行矫直,使钢板变平整,满足客服的要求。冷矫直机除了对定尺剪的来料进行矫直以外,还需要对一些来自于火焰切割的钢板进行矫直,火焰切割的钢板需要用行车吊运到冷矫直机入口辊道上面,然后由操作人员在冷矫直机HMI画面上输入钢板数据,等待冷矫直机模型计算完毕,冷矫直机辊缝准备好之后进行矫直。
对于来自定尺剪的钢板,只需要冷矫直机入口物料跟踪光栅检测到信号,此信号立即通过L2网络,把钢板信息自动传送给冷矫直机模型电脑,冷矫直机模型电脑接收到钢板数据以后,预设定冷矫直机的辊缝位置,等待钢板对中以后对钢板进行矫直。而对于用行车吊运的火焰切割钢板,由于需要人工指导行车吊运钢板到冷矫直机入口辊道上,然后确认钢板信息,之后在冷矫直机HMI画面上输入待矫钢板信息,进行正常矫直。在钢板正常矫直过程中,操作人员会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对冷矫直机辊缝进行适当的调节,使矫直过程中的钢板更容易平整,以满足客服的要求。如果操作人员不够仔细、经验不足或者对于新研发的钢种,在矫直过程中手动干预矫直机辊缝压下过多或者模型计算错误,会造成压下力过大,钢板因为受大压下力导致钢板头部上翘的情况发生。
现有冷矫直机出口侧钢板头部检测方法,是对矫直过程中钢板头部上翘到一定高度时,翘头钢板撞击机械连杆,机械连杆偏移,使钢板翘头检测接近开关检测到机械连杆上挡板信号,PLC程序接收到翘头接近开关信号后,立刻停止钢板矫直,避免出口侧除尘装置被撞坏。
由于接近开关的安装位置靠近机械连杆上端挡板,其有效检测距离最大为10mm,也就是说接近开关与机械连杆上端挡板的间隙,必须保持在10mm以内,才能够有效检测翘头钢板撞上出口侧除尘装置。在正常的矫直过程中,矫直机震动很大,经常使接近开关的位置发生位移,导致接近开关检测不到翘头钢板撞击机械连杆上端挡板位置,或者翘头钢板撞击机械连杆动作过猛,直接撞坏接近开关。而出口侧钢板翘头检测必须用此接近开关信号,才能有有效的保护好出口侧除尘装置,如果钢板翘头检测接近开关发生位移或者损坏的情况,导致信号无法采集,那么钢板翘头将无法检测。此时,要么更换接近开关,要么调整接近开关位置,无论如何,处理时间都会超过20~30分钟,这对企业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矫直机钢板翘头防撞装置,能够避免钢板与出口侧除尘设备相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冷矫直机钢板翘头防撞装置包括对射式光栅、数据处理单元、速度控制单元和HMI显示单元,对射式光栅设于冷矫直机出口与除尘设备之间,包括一对高位光栅和一对低位光栅,用以检测出口侧的钢板翘头高度;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高、低位光栅相连,接收检测信号并处理;速度控制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相连,根据处理结果控制冷矫直机减速或停止;HMI显示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相连,根据处理结果进行画面示警。
所述的高位光栅和低位光栅均设置于支架上。
所述的低位光栅的检测高度为30~50mm。
所述的高位光栅的检测高度为60~10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冷矫直机钢板翘头防撞装置包括对射式光栅、数据处理单元、速度控制单元和HMI显示单元,对射式光栅包括一对高位光栅和一对低位光栅,用以检测出口侧的钢板翘头高度;数据处理单元接收检测信号并处理;速度控制单元根据处理结果控制冷矫直机减速或停止;HMI显示单元根据处理结果进行画面示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撞装置,其检测信号好,能够不受恶劣工况的影响,能够根据钢板翘头高度来控制冷矫直机减速或停止,从而避免钢板与除尘设备相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对射式光栅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侧具有移出厢体机构的厢式车厢
- 下一篇:电子油门踏板传感器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