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杆可折叠的路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5963.0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2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贤;黄志刚;李琪毅;黄冬冰;黄立新;陈阿萍;林智贤;陈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明贤 |
主分类号: | F21S8/08 | 分类号: | F21S8/08;F21V21/14;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杆 可折叠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灯,尤其是一种灯杆可折叠的路灯。
背景技术
夜晚使用路灯进行照明,保证道路交通正常运行,极大方便了人们夜晚的出行。现有的可折叠路灯杆的专利,只适用小道路灯(一般只有3~6米,如庭院灯、街坊灯、里弄灯等),而不适用灯杆比较高(一般有8~12米)的主干道路灯,由于灯杆比较高,维修和更换灯时需要借助大型的升降机械进行高空作业。这种作业方式,会给作业人员的人身带来安全隐患;再者,需要动员大型机械和较多的作业人员,作业成本较高,十分浪费人力物力;再者,高空作业作业效率低下;再者,作业时有可能受地形影响,不宜使用大型机械,维修和更换灯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灯杆可折叠的路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灯杆比较高,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作业成本高,作业效率低下,维护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灯杆可折叠的路灯,包括灯杆,该灯杆包括上节杆和下节杆,该上节杆和下节杆之间连接有弹簧A,所述路灯还包括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装设于所述上节杆和所述下节杆,该连接杆包括上拉杆和下拉杆,上拉杆和下拉杆之间连接有弹簧B。
上述上节杆和所述下节杆的连接部设有用于固定上节杆和下节杆的套件C。
上述套件C的横截面呈圆环形,该套件C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上节杆的下端和所述下节杆的上端。
上述下节杆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住套件C的三个凸块,该三个凸块处在同一个圆周上,相邻两凸块与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120°。
上述上拉杆和所述下拉杆的连接部设有用于固定上拉杆和下拉杆的套件D。
上述套件D的横截面呈圆环形,该套件D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上拉杆的下端和所述下拉杆的上端。
上述下拉杆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住套件D的三个凸起,该三个凸起处在同一个圆周上,相邻两凸起与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120°。
上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上节杆和下节杆。
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方法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路灯的灯杆是可折叠的,作业人员站在地面通过手拉下拉杆,就可将上节杆拉到靠近地面的位置,使作业人员站在地面上就可对路灯上的照明灯进行更换和维修等,大大方便作业人员对路灯的维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避免了作业人员高空作业造成人身安全的威胁;再者,无需大型升降机械和减少了作业人员,大大节省了资源和人力,降低了作业成本;再者,作业人员站在地面上即可维修和更换照明灯,也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工作效率;再者,由于利用弹簧作为连接件,当作业人员维护完路灯后,放开下拉杆,在弹簧A和弹簧B的作用下,灯杆可自动回复到原来的竖直状态,无需人工去推动灯杆,操作方便简单。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装设于上节杆和下节杆,因此可将连接杆设在灯杆的任意方位,从而使灯杆可向任意方位弯折,避免受地形、环境等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灯杆可折叠的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路灯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套件C和套件D往上推动后的路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灯杆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沿HH’视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明贤,未经黄明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耦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 下一篇:向上层传送PDCP数据单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