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线转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7029.4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侯洪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46;H01R13/426;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吴艳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测井仪器上的过线转接装置。
阵列侧向仪器引进电极系的电子通讯和机械连接方式与测井传输系统不同,若将阵列侧向仪器直接挂接在测井传输系统上,则会因为固定不牢固而造成电线线路接触不良的问题。需要研制研制一种转接装置,实现阵列侧向仪器与测井传输系统无缝挂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线转接装置,能够实现两个仪器的无缝对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过线转接装置,包括套筒状的转接壳体,所述转接壳体的第一端为上接头,第二端为下接头,所述过线转接装置还包括上转接插座和下转接插头,所述上转接插座和下转接插头分别插接在所述转接壳体的通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均与所述转接壳体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上转接插座和下转接插头之间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转接壳体的第二端的内壁上设置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接壳体内壁上的键槽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键槽内的定位键,所述定位键包括定位销以及与所述定位销固定连接的弹性件,所述下转接插头的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键的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槽。
较佳地,所述过线转接装置还包括快旋螺母,所述快旋螺母套设在所述转接壳体的第一端,所述快旋螺母的侧壁上设置螺纹。
较佳地,所述过线转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壳体的通孔内的航空插头,所述航空插头的一端插接在所述上转接插座上,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下转接插头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转接壳体的第一端还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能够实现两个仪器之间的无缝对接,而且采用组合结构,便于下转接插头与上转接插座的拆卸和维修。
2、下转接插头与转接壳体之间采用纽扣式的定位方式,能够有效固定下转接插头。
3、下转接插头与上转接插座之间采用航空插头连接,使两者的电线路接触良好。
3、下转接插头与上转接插座之间采用航空插头连接,使两者的电线路接触良好。
4、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过线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线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两个仪器无缝对接,下面以阵列侧向仪器和测井传输系统的对接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过线转接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套筒状的转接壳体1,转接壳体1的第一端为上接头3,第二端为下接头2,过线转接装置还包括上转接插座6和下转接插头5,上转接插座6和下转接插头5分别插接在转接壳体1的通孔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均与转接壳体1的内壁间隙配合,上转接插座6和下转接插头5之间电连接。
在对接阵列侧向仪器和测井传输系统时,将转接壳体1的上接头3插入到测井传输系统下接头内,同时上转接插座6采用32芯插座与测井传输系统下接头内的承压插头对接,实现电气连接,转接壳体1的下接头2与阵列侧向仪器的上接头机械连接,同时,下转接插头5与与阵列侧向仪器的上接头内的插座对接,实现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转接插座6和下转接插头5与转接壳体1之间为组合式结构,便于对上转接插座6和下转接插头5的更换和维修。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转接壳体1的第二端的内壁上设置定位装置10,定位装置10包括固定设置在转接壳体1内壁上的键槽15以及固定设置在键槽15内的定位键,定位键包括定位销13以及与定位销13固定连接的弹性件14,下转接插头5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定位键的定位销13相适配的定位槽9,在将下转接插头5插入到转接壳体1的通孔4中时,下转接插头5挤压定位键中定位销13,定位销13挤压弹性件14,弹性件14被压缩至键槽15内,当定位销13触及下转接插头5的定位槽9时,弹性件14伸开,定位销13卡扣在定位槽9内,实现了对下转接插头5的准确定位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7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紧凑的电源转接座
- 下一篇:一种电缆连接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