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变储热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6872.0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乐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天歌科技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中***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储热换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装置,尤其涉及太阳能装置使用的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通常使用两种方法来储备热量: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显热储热方式,这种方式利用物体温度上升来储存热量;另外一种储热方法,称为潜热储热,是利用物质“相”的变化,所谓“相”,也就是物质“汽态”、“液态”“固态”的三种状态,相变,即物质的状态变化。
物质相变能够携带大量的热能这一特点,已广泛的应用,如使用在空调和热泵装置中,且我国和美国相变材料的使用和研究也日趋成熟,但是,在太阳能装置上从未运用过。
当今,利用太阳能获得生活、供暖所需中高温水以广泛使用。但是太阳能在生活、供暖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其是一种间歇式能源,太阳辐射受到昼夜、季节以及雨雪天气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间断性和不稳定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采用可靠的、性能优良的储热材料,它可以在太阳能可获得期间进行储热,在太阳能间断期,又可将所储热量放出供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简便,储能效果显著的相变储热换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相变储热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由高导热分管、电热补偿分管和供热循环水分管组成的管路组件,高导热分管、电热补偿分管和供热循环水分管之间通过连接翼片相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管路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的高导热分管、电热补偿分管和供热循环水分管分别与高导热总管、电热补偿总管和供热循 环水总管相连通;
所述的高导热总管和高导热分管为管内设有锂化物热超导材料的高导热总管和高导热分管;
所述的电热补偿总管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在连接线上设有温控开关,所述的电热补偿总管和电热补偿分管为管内设有碳晶材料的电热补偿总管和电热补偿分管;
所述的供热循环水总管与外接供热管路或装置相连通。
所述的管路组件设置在真空保温腔内,在所述的真空保温腔内填充设有相变固液混合物层,所述的相变固液混合物层是由相变石蜡、有机硅、Na2SO4·10H2O-NaCl、Na2SO4·10H2O-NaNO3及LiF-CaF2的按比例调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的一个边与所述的管路组件相连接,另一个边上设有扣槽;还包括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的一个边与所述的管路组件相连接,另一个边上设有与所述扣槽相匹配设置的连接接头。
所述的高导热总管与太阳能集热器相连接,且高导热总管的连接触头上设有高导热乳剂层。
所述的高导热分管、电热补偿分管和供热循环水分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高导热总管、电热补偿总管和供热循环水总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相变储热,整体式设计,无需保温水箱,只需接上水电,安装极为简便;
2、热利用效率高,升温快捷,剩余热量少;
3、无需占用室内面积,可以挂墙或搁置于阳台;
4、承受水压能力远超过自来水最高压力;
5、使用方式灵活,如果和保温水箱连接使用,持续供热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加热补偿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加热补偿管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加热补偿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天歌科技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兰州天歌科技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6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式吊顶空调器
- 下一篇:用于控制和诊断的低维三元催化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