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命体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6368.0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明;李超;王鹏;徐朝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联致远(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李梦福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命 体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人员识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命体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敌我识别自古以来就已经出现,在中国古代用兵时就想出各种办法来分辨敌我。兵书《尉缭子兵法》中记载了大兵团作战中敌我识别的方法:左、中、右三军以不同颜色的旗帜和帽沿上不同颜色的羽毛来加以区别,纵队之间以不同颜色的记章加以区别,列与列之间把记章佩戴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加以区分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现代战争出现了新的特点。各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速度快,命中率高,并且战场成立体化、全方位、海、陆、空一体化形式,在多方协同作战,火力交织的战场上,敌我混杂误伤友方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时,单靠人自身的感官和思维去判断敌我,已远不能满足作战需求。这就要求攻击性武器装备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攻击目标,判别敌我,并能实时地与己方装备保持通信联络。
现代的敌我识别技术实质上是利用现代的通信手段完成的,它通常由询问方和被询问方之间的互发信号彼此确认来完成的。当询问方和被询问方互为友方或同为己方时,由询问方向被询问方发射信号,被询问方接收到信号后,对信号进行分析判断确认发射方是否为友方,若为友方,则由被询问方向询问方发射一个回波信号,询问方接收到回波信号后经过解码便可知道被询问的目标是己方或友方;当询问方和被询问方是互为敌方关系时,当被询问方接收到询问信号后,由于被询问方不知道事先约定的编码方式,所以询问方将不能对其解码。通过这样的方法双方就可以确认对方为友方还是敌方。
在警用场合,对敌我识别系统要求更为细致。首先,警用敌我识别系统必须微型,并具有隐蔽性。在群体事件中,由于我方人员往往身着便衣,不适合采用现有的头盔式敌我识别器,并且这种识别器体积较为庞大,所以反而使我方人员成为目标;其次,警用敌我识别系统必须具有防伪造功能;最后,警用敌我识别系统必须具有抗盗用的功能,即只要是非合法人员,即使在盗用后,也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人体识别器体积较大且容易被盗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生命体征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命体征检测装置,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控制器还连有脉搏检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其优点是:脉搏传感器周期性记录脉搏数据,由于人的心跳1秒钟或者几秒钟只跳动一次,而在这么短的时间有,有可能会完成盗用,实施例中采用一颗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作为辅助,该传感器每200ms采集一次人体体温。脉搏传感器和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周期性发送给监控终端,用于监控被监控人员的生命体征。当温度发生突变时,则触发装置中的报警装置。
所述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体征检测装置安装在壳体内,且壳体与腕带连接成环形结构。其优点是:可以像手表一样系在手腕上,方便携带。
所述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壳体内固定安装与控制器连接的电子锁,腕带通过电子锁与壳体连接。其优点是:电子锁由控制器控制开关,一旦佩戴上,如果不进行解锁将不能摘下。
所述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腕带一端与壳体相连,另一端开有锁紧孔。其优点是:电子锁上有一矩形滑块,当电机加锁时,滑块卡入腕带小孔中,并可根据手腕粗细调整。
所述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腕带内固定有与体征检测装置连接的金属线圈。其优点是:腕带中包含一个柔性线圈,线圈一端与装置主体相连,线圈遍及整体腕带。如果腕带被恶意剪断,腕带内的线圈则被破坏,从则触发装置中的报警装置。
所述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为GPRS与GPS模块。其优点是:GPRS可周期性将脉搏传感器和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发送给监控终端,GPS模块可以使监控终端了解人员所在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工作流程图;
图中,1、壳体;2、天线;3、腕带;4、锁紧孔;5、金属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联致远(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联致远(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6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电图肢体导联保护延长头
- 下一篇:一种牙根管观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