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线回头煨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729.6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李连波;肖黔;彭波;计金永;裴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线 回头 煨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线回头煨弯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及客运专线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接触网下锚拉线一般采用LXGJ-125型钢铰线,两端需制作回头与线夹连接。由于现场情况差异及《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拉线回头要求较高等原因,不太可能做到将拉线长度一次测量准确,在施工驻地制作成成品,到现场只进行安装。因此,目前采用的施工方法是:现场初步测量拉线长度,在施工驻地下料,并将拉线一端(现场用于与拉线上部安装零件连接)的回头采用钢绞线煨弯器制作好,另一端的回头是在安装现场将拉线与上部连接零件连接后,用紧线器将拉线与下部连接端连接,并给予一定张力预紧,经过模拟比对测量,确定出煨弯位置,手工制作回头,然后安装UT型楔形线夹。
这种制作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下:1)、接触网施工工艺要求,拉线回头弧形弯应与UT型楔形线夹的楔子密贴,由于钢绞线的弹性较大,手工制作拉线回头煨弯的圆弧半径无法控制,难以保证回头与楔子密贴,导致拉线受力后,拉线回头线在楔子内发生位移,造成支住反倾,影响工程质量。2)、《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拉线UT型楔形线夹受力后,螺栓螺纹外露长度为不应小于20mm,不得大于螺纹长度的1/2” 。手工模拟比对方法制作的回头,虽然比对是在拉线紧固状态下进行,但由于比对时,紧线器与地锚之间拉线处于松驰状态段较长,比对误差较大,准确度较低,导致回头制作后拉线 UT型楔形线夹螺栓螺纹外露长短不一,不美观;手工制作回头煨弯准确度不够,如与比对出现同向误差,造成累积误差,还会导致不能满足《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的情况,重新煨弯或直弯,都会造成钢绞线散股,整根拉线报废。3)、由于钢绞线弹力大,手工制作回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钢绞线回弹,容易使操作工人受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拉线回头煨弯器,操作简单快捷、煨弯位置准确,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拉线回头煨弯器,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主体部分和套筒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长方体状槽钢、静态回头制作轮、下端设置有销钉孔的静态回头制作轮支撑轴,所述槽钢的一端设置有地锚挂板,槽钢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轴固定扁钢,所述静态回头制作轮支撑轴依次穿过所述静态回头制作轮、槽钢、支撑轴固定扁钢后通过开口销固定,槽钢的一侧设置有拉线固定扁钢,所述套筒部分包括动态回头制作轮固定轴、加力套筒、与加力套筒相配置的加力杆,所述加力套筒用于在进行煨弯操作时套接于静态回头制作轮支撑轴上,加力套筒通过连接扁钢与所述动态回头制作轮固定轴相连接,动态回头制作轮固定轴的下端设置有动态回头制作轮,煨弯时将拉线置于静态回头制作轮和动态回头制作轮之间,所述静态回头制作轮和动态回头制作轮之间的间隙中的拉线刚好能穿过而两轮又不互相摩擦。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如下:
1)、该拉线回头煨弯器,制作出的拉线回头煨弯弧度与拉线UT型楔形线夹楔子弧度完全密贴、吻合,解决了长期以来拉线受力前回头与UT型楔形线夹的楔子不密贴、受力后造成支柱反倾的问题;
2)、该拉线回头煨弯器,制作出的拉线回头煨弯位置准确,保证了拉线UT型楔形线夹螺栓螺纹外露完全一致,误差不大于5mm;
3)、该拉线回头煨弯器,手工制作改为机械制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钢绞线回弹使操作人员受伤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体部分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体部分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静态回头制作轮支撑轴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静态回头制作轮支撑轴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筒部分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筒部分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筒部分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说明图1;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说明图2;
其中:1-地锚挂板、2-槽钢、3-静态回头制作轮、4-静态回头制作轮支撑轴、5-拉线固定扁钢、6-支撑轴固定扁钢、7-开口销、8-动态回头制作轮固定轴、9-动态回头制作轮、10-连接扁钢、11-加力套筒、12-加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