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蟋蟀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676.8 | 申请日: | 2013-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9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亚梅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蟋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蟋蟀筒,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同时装多只蟋蟀并把每只蟋蟀都独立分开的蟋蟀筒。
背景技术
斗蟋蟀是我国的民间传统,公蟋蟀之间有搏斗的习惯,必须把它们分开装,蟋蟀爱好者一般会在家中饲养数十盆,甚至数百盆蟋蟀。因此占用较大的空间和面积,携带比较麻烦。普通的蟋蟀盆观察蟋蟀也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蟋蟀盆携带麻烦和不容易观察蟋蟀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蟋蟀筒,该蟋蟀筒可同时装数只蟋蟀,并可把蟋蟀逐一分开安置,该蟋蟀筒体积小便于携带并且观察蟋蟀方便。
本实用新型蟋蟀筒由圆筒、大转片和小转片组成。大转片上的柱孔和圆筒上的柱头结合,小转片上的柱孔和大转片上的柱头结合。转动小转片露出大转片上的通道孔,在转动大转片使大转片上的通道孔和圆筒上的一条通道对准这时蟀就可以从通道孔进入圆筒的通道中了,然后转动大转片使大转片上的通道孔和圆筒上的另一条通道对准,这时蟋蟀就被关起来了,下一只蟋蟀就可以进入蟋蟀罐了。
本实用新型蟋蟀筒的有益效果是可同时分开装多只蟋蟀,观察蟋蟀和携带蟋蟀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给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蟋蟀筒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蟋蟀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中1.圆筒,2.大转片,3.小转片,4.通道,5.观察槽,6.柱头,7.通道孔,8.柱孔,9.柱头,10.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蟋蟀筒中的圆筒(1)上设有多条通道(4),圆筒(1)上每条通道(4)上对应开有一条观察槽(5),圆筒(1)上设有柱头(6)(如图2所示),蟋蟀关在通道(4)中,观察槽(5)用来观察蟋蟀。
大转片(2)上设有通道孔(7)、柱孔(8)和柱头(9)(如图2所示),通道孔(7)用来让蟋蟀进出的。小转片(3)上设有柱孔(10)(如图2所示)。大转片(2)上的柱孔(8)和圆筒(1)上的柱头(6)结合,大转片(2)围绕圆筒(1)上的柱头(6)转动(如图1所示)。小转片(3)上的柱孔(10)和大转片(2)上的柱头(9)结合,小转片(3)围绕大转片(2)上的柱头(9)转动(如图1所示),小转片(3)起封住大转片(2)的通道孔(7)的作用。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实用新型蟋蟀筒由圆筒(1)、大转片(2)和小转片(3)组成(如图1所示)。大转片(2)上的柱孔(8)和圆筒(1)上的柱头(6)结合,小转片(3)上的柱孔(10)和大转片(2)上的柱头(9)结合。转动小转片(3)露出大转片(2)上的通道孔(7),在转动大转片(2)使大转片(2)上的通道孔(7)和圆筒(1)上的一条通道(4)对准这时蟀就可以从通道孔(7)进入圆筒(1)的通道(4)中了,然后转动大转片(2)使大转片(2)上的通道孔(7)和圆筒(1)上的另一条通道(4)对准,这时蟋蟀就被关起来了,下一只蟋蟀就可以进入蟋蟀罐了(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梅,未经王亚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蟋蟀罐
- 下一篇:具有在电池电芯排气时邻近电芯保护措施的电池